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0年中國藝術品秋拍七大最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7 17:00:19 | 文章來源: 投資與理財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藝術品交易市場,法國長達一個世紀在藝術品世界中的卓越地位,已被中國取代。

進入12月份,中國藝術品秋拍市場呈現白熱化:從11月份北京榮寶齋、中國嘉德等屢創紀錄,掀起第一輪高潮,到12月份香港佳士得、北京匡時、北京保利等,再到接下來相繼舉槌的上海泓盛、北京翰海、上海道明、杭州西泠等拍賣會,拍價屢創紀錄,高潮一掀再掀,已經火到不可預知。

“真是火透了!”當11月初,英國郊外那位拍出5.5億元天價的乾隆轉心瓶的拍賣師喊出這句話時,就已經預告了大洋彼岸更為火爆的中國藝術品秋拍。據稱,這位名叫彼得班布奇的拍賣師,當時都將拍賣槌砸壞了。

他的感慨,代表了秋拍所有拍賣師的心情,有空前的成交盛況佐證:中國嘉德以41.33億元收槌,3件作品過億,上千萬的有52件;北京保利以52.8億元收槌,2件拍品過億,上千萬的達99件;匡時秋拍成交額近11億元,21件拍品過千萬……

至今,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古董珍玩、現當代藝術四大門類都有天價拍品産生,總體趨勢是中國書畫領漲行情,代表傳統文化載體的瓷雜進一步與書畫爭奪市場份額,而油畫與當代藝術則在經歷洗牌後,價值趨向大幅上漲。儘管有某種隱憂,但藝術品市場進入新一輪市場高潮,向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業界人士稱,春拍時只是個別藝術家或是單個藝術品上漲,今年秋拍除了頂尖藝術家,二三線的藝術家與整體板塊也跟著水漲船高。換句話説,春拍是個帶動,現在是普漲,尤其是精品正在向世界頂級藝術品看齊。

面對中國藝術品的火爆,藝術品大國特別是法國人民真是“羨慕嫉妒恨”,柏林藝術品市場統計分析家克萊爾麥克安德魯這樣説:“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藝術品交易市場,法國長達一個世紀在藝術品世界中的卓越地位,已被中國取代”。

雖然秋拍還未結束,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藝術品的成交額註定成為全國交易份額的重要一筆,2010年秋拍也註定成為這個即將過去的年度最值得記住的一個資本牛市。

除了那些數字,拍場上都發生了哪些趣事,一起看看吧。

最耀眼:王羲之《平安帖》拍出2.75億元

11月20日晚,中國嘉德秋拍“清代宮廷”專場,書聖王羲之作品草書《平安帖》成為最耀眼的“明星”。眾所週知,王羲之真跡早已不存於世,高古的精摹本歷來被當作真跡看待。此《平安帖》久享盛名,歷代鑒賞家對其年代多有研究。在嘉德秋拍亮相的為前半部,縱24.5釐米,橫13.8釐米,4行,41字。當日20時47分,《平安帖》以5500萬元起拍,最終由一位電話委託買家出價2.75億元,成功競得,加上佣金,最終成交價為3.08億元,成為今年秋拍中的標王。

平安帖

最貴黃花梨傢具:明黃花梨架子床3850萬元落槌

今天秋拍中,黃花梨傢具成為眾買家追捧最熱烈的藏品。在嘉德“明式黃花梨傢具精品”夜場中,一件明代黃花梨簇雲紋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以做工獨特與木料上乘而受到青睞。該拍品以980萬元起拍,經過多位藏家多輪爭奪,最終以3850萬元落槌,成交價高達4312萬元人民幣,創出中國古典黃花梨傢具拍賣的世界紀錄。

最貴近代書畫:李可染的《長征》刷新紀錄

繼齊白石、張大千的作品相繼創出近現代書畫高價之後,李可染作品也創出新高,將近現代書畫新紀錄收入囊中。

在嘉德“長征大師們的筆墨征途”拍賣專場中,李可染的水墨巨制《長征》以1.075億元人民幣成交,超過今年秋拍中張大千的《愛痕湖》(成交價1.008億元),創下中國現當代書畫的最高紀錄。這幅作品是紀念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的大型創作初稿,是新中國美術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李可染個人創作歷程中的重要代表作。

最“黑馬”:劉小東《違章》

相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當代藝術也表現不俗,其受追捧程度不亞於中國書畫與瓷器。在保利“現當代中國藝術夜場”中,劉小東《違章》以1700萬元起拍,經過近30輪叫價,最終以3640萬元成交,拔得專場頭籌。此幅作品是劉小東迄今為止,創作過程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國油畫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曾梵志《協和醫院》也以3416萬元成交。

最有趣:齊白石委託信價值30多萬元

在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一封白石老人委託藏家替他賣畫的書信,出現在“古籍善本”專場中。這封委託信寫于1935年,是齊白石寫給收藏家葉恭綽的,信中囑託葉先生將賣畫所得“三百二十四圓七角”匯入他的中國銀行賬戶。這封信最終以336000拍出。這封因300多元的畫款而寫的信,在過了近100年後被拍出30多萬元,被眾買家傳為美談。

最浪漫:只有一把古琴的專場

12月5日晚,北京保利“宋徽宗禦制清乾隆禦銘琴”專場,只有一個主角,就是這把890歲的古琴。在“宮廷藝術”專場拍賣之後,隨著拍賣師優雅的手勢,現場飄來悠揚的古琴樂曲,沸騰的人群一下子靜謐下來,恍若時空穿梭。兩分鐘後,拍賣開始,浪漫的音樂果然感染了買家的情懷。這把起拍價為1600萬元的古琴,最終以1.22億元落槌,加上12%的佣金,成交價為1.3664億元,創造了世界樂器的最高拍賣紀錄。

最爭議:張大千兩張《天女散花》爭寵

張大千創作于70多年前的兩張名作《天女散花》,最近分別在北京和杭州上拍。但兩家拍賣公司對《天女散花》的人物原型説法不一,主要有兩種説法。一方説是張大千以此畫記錄當年與朝鮮少女的一段情史,認為《天女散花》的人物原型是他于1927年結緣的朝鮮少女春紅。另一方是説此畫寓意來自佛經故事,説的是身上著花不墜的人是“結習未盡”。坊間眾説紛紜,要問此畫的創作真相,恐怕只有張大千自己知道了。

1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