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103年後曾國藩信札驚現秋拍(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4 17:11:58 | 文章來源: 青年報社

位列晚清四大藏書樓之一的湖州“皕宋樓”,1907年其主要古籍藏品悉數流於日本,這被稱為藏書界的一場浩劫。時隔103年,“皕宋樓”當年留存下來的155通晚清重臣書信將亮相上海崇源秋拍,其中僅曾國藩的親筆書信就有30余通。此次秋拍12月29日將在靜安希爾頓舉行。

曾國藩的親筆書信
 

據悉,“皕宋樓”主人陸心源的宋元古籍重藏雖然流失殆盡,但後人畢竟留下了一批晚清名人信札。這批信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上海舊書店和文物商店陸續出現,恰被住在舊書店旁的一位先生發現,這位識貨的先生立即與書商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以後每有“皕宋樓”藏品出現,他總能第一時間買到,因為當時工資有限,他不惜借債購買。就這樣前後十餘年時間,共收了這155通信札。

其中最珍貴的當然是曾國藩的手跡。據史料稱,曾國藩晚年飽受目疾和臂疾之苦,除了家信之外,他極少親筆寫信。所以此次30余通曾氏書信非常難得。記者昨天看到了這批手跡,儘管有病在身,但曾國藩信件的字跡依然端正而穩重,其中還談到大興文教,開設書局之事,足見他心繫國運。

此外,曾國藩的弟子李鴻章的信札,在這次參拍的“皕宋樓”信札中也佔了相當部分。和老師相比,李鴻章的字跡顯得更為清秀老成,在信中也談到湘淮集團對北上“剿捻”的看法、部署及進退之策。“皕宋樓”信札涉及8個軍機大臣和大學士的親筆。所以除了藝術價值之外,這批信札也被認為是研究晚清歷史的重要資料。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