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嘉德秋拍總成交逾40億藝術市場再現火爆行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4 17:16:01 | 文章來源: 《NO ART》

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清代宮廷藝術集萃”夜場競拍現場
 

嘉德2010年秋季拍賣于11月23日落下帷幕,總成交超過40億元人民幣,高達41.33億元,再次刷新中國藝術品單季拍賣紀錄。從拍賣之前估價25億元到40億元的巨大差異是拍賣行沒有想到的,也是眾多行家沒有預料到的。近乎瘋狂的藝術市場,讓人們對接下來的秋拍預期有了更為廣闊的想像空間。

總結嘉德此次秋拍,有幾個特點值得注意:1專家普遍反映此次秋拍新買家入市生猛,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投入資金巨大,目標直奔上億元的古代書畫;有的則瞄準經典,不惜重金將近現代知名畫家經典作品收入囊中;2由於大量資金涌入藝術品拍賣,使得億元時代的藝術品價格不斷攀升,天價頻頻出現,藝術品走向了投資時代;3宮廷收藏古代書畫仍是最大亮點,也是天價頻出的品類。內陸藏家對自身文化的認知和認同,使得承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古代書畫價值逐漸得到應有體現,也建立了中國藝術品的價值體系,中國藝術品拍賣開始回歸本土;4繼張大千後,近現代書畫中李可染作品再次打破億元大關,並創下新的紀錄,近現代大師市場地位更加穩固;5明式黃花梨傢具精品大規模面市,為市場樹立了新的價值標桿;6油畫雕塑,表現理性,市場平穩回升。

宮廷收藏古代書畫大放異彩

王羲之草書《平安帖》3.08億元天價成交

此次嘉德秋拍古代書畫部分,總成交額達11.5億元人民幣,超過1000萬成交的拍品高達14件。其中共推出5張《石渠寶笈》,分別為王羲之草書《平安帖》、郭熙《雙松圖》、文徵明《行書西苑詩》冊、陳栝《墨花卷》、乾隆帝《盤龍松》。其中,除郭熙《雙松圖》外均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王羲之草書《平安帖》以3.08億元天價成交再次證明了市場對於難得珍罕作品的殷切需求。明代陳栝《墨花卷》也以1.14億高價被藏家收入囊中,而文徵明《行書西苑詩》冊(十六開三十一頁)、乾隆帝《盤龍松》也分別以5208萬元和4536萬元成交。

此外,趙孟頫行書《洛神賦》8008萬,朱耷《倣倪雲林山水》5600萬,朱耷《古木雙禽》5040萬,傅山草書《為毓青詞丈作詩》4872萬。唐寅《野亭靄瑞圖》則以4480萬創出唐寅書畫拍賣紀錄。古代書畫部分推出的“宋元明清法書墨跡”專場總成交額達1.94億元人民幣,成交比率超過80%,也取得了不錯成績。

王羲之草書《平安帖》的拍賣可以説是嘉德整個秋拍的焦點。媒體對於“天價”的關注,買家對於拍品的競奪,拍賣行對於結果的期待,所有一切讓當晚的拍賣熱鬧非凡,備受關注。該拍品于11月20日晚8點47分在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清代宮廷藝術集萃”夜場拍賣中開始舉槌拍賣,以5500萬元起拍,在叫價達到8000萬時,現場中區一位藏家直接出價1億元,將拍賣帶到高潮,接著競價階梯以千萬元攀升。當叫價到1億7千萬時,場內藏家直接叫價2億元,再次掀起高潮。此後經過場內前區藏家和場內後區藏家、以及中前區、中後區一輪叫價後,叫價升至2億7千萬時,最後由來自電話委託3391號藏家以2億7千5百萬竟得。加上佣金,該作品成交價為3億零8百萬元。

此帖經乾隆二次題識並著錄于《石渠寶笈·續編》,且歷經多位收藏家收藏,流傳有序,極其難得。經考證,在元代被鑒定大家柯九思收藏,在其左右及宋綾隔水的騎縫上蓋有他多方收藏印。此後這件作品入明初收藏家李錦之手,之後為文徵明所得,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將其刻入《停雲館法帖》卷四,被認定為唐人所摹,後此帖歸其長子文彭所有。萬曆年間流入北京,被王世懋、孫鑛等發現。明末藏於安徽歙縣收藏家吳家鳳處。清初分別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標家,之後被收入內府。乾隆帝盛譽本貼“可亞時晴”,媲美“三希堂”瑰寶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民間流傳王羲之高古摹本無出其右,堪稱頂級藏品,此次創出高價,可謂實至名歸。

不斷過億的成交價格,也讓中國古代書畫的價值逐步得到應有體現。近年屢創紀錄的古代書畫作品,均著錄于《石渠寶笈》,即曾經為宮廷收藏。藏家對於宮廷舊藏的鍾愛可見一般。由於古代書畫收藏門檻較高,當下古代書畫的知名藏家對於宮廷收藏即出現在《石渠寶笈》著錄中的書畫作品仍有偏愛,而具有同樣水準並具有較高藝術造詣的作品在價格上往往形成天壤之別,沒有收到相應的重視,古代書畫雖然高價頻出,但是要走的路還很長。

近現代書畫依然火爆

李可染《長征》1.07億刷新近現代書畫拍賣紀錄

此次嘉德近現代部分總成交額高達18.4億元人民幣,平均成交比率接近93%,超過1000萬成交的作品達25件。其中張大千、齊白石、李可染等近現代大家的精品佳作仍是藏家追捧的對象,不斷火爆成交。

該部分最奪人眼球的是李可染作品《長征》的拍賣:作品從2200萬元起拍,經過兩買家的不斷競爭,價位飆升至4100萬元,在4400萬元時,有一新買家加入競拍,之後以每百萬的價格迅速上升,拍品價位升至7200萬元時,場區中又加入了一個競爭者,最終拍品被3118號買家以成交價1.0752億元收入囊中。使得“長征——大師們的筆墨征途”專場桂冠,也再次刷新了中國近現代書畫世界拍賣紀錄。同場,于非闇1950年作《臨宋徽宗天水金英秋禽圖》也以3472萬元人民幣創畫家個人拍賣紀錄。此外,本專場中張大千著名的自畫像《自畫像與黑虎》也以4536萬的高價成交。另一張大千《太乙觀泉圖》最終贏得4032萬元人民幣;而另一幅多次著錄的《巫峽清秋》也收穫2800萬元人民幣。齊白石作品《花果四條屏》估價為280萬人民幣,受到眾多藏家追捧,最終以估價17倍的價格4760萬元高價易主。《紫藤蜻蜓·篆書八言聯》3248萬成交,《和平延年》3136萬元人民幣成交。此“長征”專場總成交額達6.88億元人民幣,成交率為85%,成績斐然。

除此之外,嘉德推出的“張仃藏畫”、“舊時明月──一個文人的翰墨因緣”、“澗廬藏畫”、“瀛海塤篪---李傅鐸若藏溥心畬旅日逸品”、“詩畫辭章──范曾精品集珍”五主題專場均以100%成交。再次顯現出當下市場對中國近現代書畫的追捧。中國嘉德近現代書畫及當代書畫總經理郭彤在拍賣結束後也表示:“作品品質成為價格體現的關鍵因素,知名藏家的出品受到熱烈追捧,成體系、飽含藏家收藏趣味的專題表現惹眼。”

其中,11月22日下午舉行的“張仃藏畫”專場拍賣成績斐然,表現搶眼。該專場共上拍作品32件,成交總額為1.242億元人民幣。其中,齊白石的《櫻桃》以2408萬元名列本場榜首,其《紅荷》以2352萬元位居第二。此兩幅作品均為畫家晚期重要的精品佳作,堪稱白石老人晚年畫風的標準件。同樣是齊白石作品《葫蘆》和《竹籬葫蘆》均以2240萬元成交緊隨其後,並列第三位。其他專場中,齊白石、李可染、傅抱石等仍是藏追捧的焦點,此外石魯也有上佳表現。當代書畫部分,范增的《竹林七賢》以1568萬元成交也超出人們想像。

與古代書畫相比近現代書畫有較低的門檻,也是多數新入市藏家青睞的對象。今年秋拍拍場新面孔普遍增多,多數拍賣行負責人表示,今年秋拍藏家競爭激烈,好多自己多年的老客戶都難以買到心愛的作品。大量資金的涌入不僅使得近現代書畫再次創出新的紀錄,也使出處清晰,來源可靠的大師作品受到追捧,成交價往往高出估價數倍甚至十幾倍成交。專家也表示,隨著投資時代的來臨,不斷攀升的價格,讓專業的藏家時常也難以買到高品質的拍品。不過,隨著中國藝術品價格的提高,也促使國際上對於中國藝術品的認識,及中國對於自己文化的認知得到提升,中國藝術品市場逐漸回歸本土。

明黃花梨架子床4312萬元創紀錄

黃花梨傢具收藏市場新的標桿

嘉德此次瓷器工藝品拍賣,各類拍品被安排在“秋光萬華——宮廷藝術集粹”“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遺珍”“瞻麓齋舊藏·嘉怡珍賞”“絜古怡情——墨癡樓座右長物”瓷器玉器工藝品專場 “鑠古鑄今——明清工藝的摹古與創新”“文房清韻——明清書齋雅玩”多個專場之中。其中,“秋光萬華——宮廷藝術集粹”專場備受關注,本場推出的“清乾隆 青花蒼龍教子雙螭耳扁壺”以2800萬元成交;另一件重器“石渠寶笈錄宋緙絲蟠桃獻壽圖”以2240萬元成交均取得不錯成績。而最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推出的“簡約雋永---明式黃花梨傢具精品”夜場拍賣。這也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黃花梨古典傢具集中拍賣,此次取得的驕人成績也為黃花梨收藏市場樹立了新的標桿。

上世紀90年代,大部分的黃花梨傢具收藏家都在國外,國內藏家不多,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北美、歐洲、澳洲等地。隨著改革開發帶來的經濟繁榮和文化復興,近年黃花梨收藏市場逐漸回到了中國。據專家介紹,中國的黃花梨傢具資源原本有限,而且基本都已被行家收藏,新發現的老黃花梨傢具數量甚少。當下明式黃花梨傢具愛好者主要依賴收藏過去老藏家手裏的舊藏。某種程度上説,主要通過國外回流來滿足收藏的需求。隨著對黃花梨研究的不斷完善,國內藏家對於黃花梨傢具的認識也在不斷提升。由此,也使得市場上古典黃花梨傢具的出現備受關注。

于11月21日晚八時舉行的中國嘉德2010年秋季拍賣會“明式黃花梨傢具精品”夜場拍賣總成交2.2億元,成交比率100%,現場競投熱烈,成交價格除少數在估價範圍內成交意外,均超過估價拍出,多數拍品甚至超過估價數倍成交。其中一件明代黃花梨簇雲紋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一起獨特的做工和上等的木料,得到現場多位藏家的青睞。該拍品以980萬起拍,經過多位藏家多輪爭奪,最終以3850萬元落槌,成交價高達4312萬元人民幣,創出中國古典黃花梨傢具拍賣的世界紀錄,成為最大亮點。11月20日晚“清代宮廷藝術集萃”夜場拍賣中“清乾隆 黃花梨雲龍紋大四件櫃一對”, 也以3976萬元成交,同樣取得驕人成績。

明代黃花梨簇雲紋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正背面雕飾完全相同,每個角度都是看面,俗稱“四面看”;該床雕飾華麗,挂沿透雕螭龍夔鳳和吉祥花鳥圖案,龍鳳圖案同時出現在架子床的挂沿上,也為孤例。加上,該架子床選材精良,用料厚重,整個床身由同一棵樹木製成,可謂千年一遇。該拍品以980萬元起拍,叫價至1500萬元時,有四位藏家在競奪。當叫價攀升至2900萬時進入一位新的藏家,3000萬時新的藏家再次出現,表現出藏家沉穩的心態和對拍品的信心。當價格進入3400萬元時,變成場內前區一位藏家和一位電話委託的藏家之間的較量,經過數個回合後,最終由場內前區3089號買家,以3850萬元購得。成交價高達4312萬元人民幣,創出中國古典黃花梨傢具拍賣的世界紀錄。

此次拍賣流傳有序或多次著錄的拍品尤其得到藏家青睞。一件明代黃花梨四面平帶翹頭條桌,曾著錄于王世襄《明代傢具珍賞》,並曾于1995年10月9日舉行的嘉德“清水山房”中拍賣(第830號拍品),估價650萬至850萬元,在多次叫價後,最終競奪集中在場內後區和一位電話委託藏家身上,兩人互不相讓,最終由場內藏家3399號,以2352萬元成交購得。另一組拍品清早期 黃花梨嵌大理石圈椅四隻曾著錄于王世襄《明式傢具萃珍》、中國古典傢具學會《中國古典傢具博物館圖錄》,加上其原為為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傢具博物館舊藏,也備受藏家追捧。該組拍品估價600萬至800萬元,經過長時間競價,最終以1769.6萬元成交。曾著錄于《紫禁城》2008年11月期,來自香港嘉木堂的一件清早期 黃花梨高束腰可拆卸棋桌,估價260萬至360萬元,最終以784萬元成交;一對來自徐展堂舊藏的明黃花梨圈椅估價180萬至280萬元,最終也以560萬元成交,亦取得不錯成績。

曾在佳士得和蘇富比拍場成交的幾件拍品,也均以高出估價數倍成交,受到藏家關注。如曾在佳士得紐約2008年3月19日(lot378號)拍出的一件明 黃花梨有束腰馬蹄腿羅鍋棖長條桌,以98萬元起拍賣,最終成交價達347.2萬元;曾分別在紐約佳士得1994年6月和2008年3月上拍的一件明 黃花梨帶抽屜櫥櫃,估價35萬至55萬元,最終以145.6萬元成交,取得佳績。

此外,清早期黃花梨獨板雕龍翹香爐腿頭案以593萬元成交,明黃花梨福如東海紋隔扇十二扇以571萬元成交,也取得不錯成績。

油畫雕塑表現平穩 市場理性回升

嘉德此次油畫雕塑專場整體表現成熟、平穩,市場理性回溫。經典和寫實油畫部分,近年市場一直追捧的熱門藝術家表現突出;當代藝術大家仍是藏家追捧對象;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印記的新中國美術創作得到重視。

其中,當代寫實油畫部分,作為近年市場青睞的對象王沂東、艾軒等作品備受追捧。王沂東創作于2005年《遠方來信》為王沂東近年創作的紅色系列的第一件作品,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最終以1792萬元成交,創下其個人作品最高拍賣紀錄;另一件王沂東創作于2002年的教學示範作品《泉》也以896萬元高價成交。艾軒2010年作品《荒原寒寂》,估價240萬至280萬,最終以425萬成交,取得不錯成績。

當代部分,蔡國強創作于2004年的巨制《天空中的人、鷹與眼睛(九聯)》備受關注。該拍品以580萬元起拍後,多位買家紛紛舉牌,飆升至1000萬後便以100萬元為競價階梯,由場內買家與電話委託更疊出價,最終被電話委託以1792萬元競得。凸顯當代藝術 “老將”的穩固市場地位。此外,尹朝陽《天安門廣場組畫》拍得1097.6萬元高價,李山《閱讀-02-2》拍得896萬元,羅中立《晚歸》拍得649.6萬元。也有突出表現。

袁運生的作品很少在拍場上露面,此次嘉德推出的袁運生《潑水節·生命的讚歌》線描稿,一開始就受到眾多藏家關注。該作品最終以2128萬元高價拍出,創下了藝術家作品最高拍賣紀錄。《潑水節·生命的讚歌》是1979年新建首都國際機場的巨幅建築壁畫之一,描寫了傣族人民潑水節狂歡的盛景,因其作品對複雜人物和宏大場面的良好把握廣被業界關注,是建國後最具影響的美術創作成果,也曾被海外媒體稱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標誌性作品,在整個新中國美術歷程中佔據極重要地位。該作品自1200萬元起拍便受到多位競買人的追捧,最終以2128萬元成交價被一位電話委託買家成功購得。表現出藏家對承載著豐富文化印記的經典作品重視,也是對作品深刻歷史內涵的首肯。

此次嘉德特別推出的國內首場二十世紀中國油畫先驅專場雖不像之前預期那麼樂觀,但也取得不俗成績。特別是吳冠中繪于1959年的花卉靜物作品《雞冠花》因其題材稀少,來源明確,拍得604.8萬元高價。孫宗慰《駝牧》和關良《禹王廟》分別以128.8萬元和123.2萬元易主。據專家透露,二十世紀中國油畫藝術仍處在市場的底位,目前尚為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挖掘,仍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