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0西泠秋拍圓滿落槌 多項拍品創記錄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6 16:56:16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上海站

2010年12月14日,西泠印社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在杭州世貿君瀾大飯店圓滿落槌,這場為期4天的秋拍共涵19個專場,總成交額為10.8億,總成交率近92%,其中嶺南雄風•黎雄才書畫作品專場、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西泠首屆中國陳年名酒專場、文房清玩•歷代名硯專場四個專場的成交率為100%,此次秋拍不僅創下了西泠拍賣歷年來的最好成績,也成就了中國南方藝術品市場的最高紀錄。

西泠拍賣總經理陸鏡清先生表示:“這次秋拍,是我們從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場次最多、廣度最大的一屆。參與的人也最多,我們的號牌數從原來的1000張增加到1500張。整體來説,近92%的高成交率和創下多項拍賣紀錄,説明我們從文化和生活的角度去推出藝術品和奢侈品,得到了藏家們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同,也説明我們國力的強盛和社會生活水準的提高,同時也表明藝術品市場,尤其是南方藝術品市場發展到了更成熟的階段。我們也很高興地看到,這次秋拍拉動了周邊很多産業的發展,文化藝術産業推動城市經濟的效應得到了更進一步的體現。”

西泠始終以文人情懷和美術史的角度梳理收藏脈絡,從拍賣會現場和最終成交結果來看,市場對於能代表藝術家文化涵養及藝術修為的拍品更為關注,中國書畫尤其是古代書畫作為西泠拍賣的傳統強項,誕生了多項個人作品最高紀錄,八大山人《竹石鴛鴦(芙蓉鴛鴦圖)》以1.187億的成交價刷新其個人單件作品成交紀錄,再度確立了西泠在中國書畫部分的優勢;文房清玩包括印硯和雜件各專場都保持了一貫的特色,表現穩健,受到諸多藏家的喜愛;西泠首次推出的古籍善本專場吸引了國內古籍藏家前往杭州,其中清乾隆時期的顧廣圻批校本《戰國策》三十三卷從20萬起拍到800.8萬成交,打破了古籍批校本的成交紀錄;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呈現出國內外新玉收藏的熱度,馬進貴、袁廣如的《金銀錯鑲寶石福壽瓶》以212.8萬元的成交價成為全場標王,海派、浙派、蘇派多位玉雕大師的佳構受到廣泛關注;中國現當代油畫及雕塑專場也取得佳績,顏文樑的《鴉舟》694.4萬創下其個人作品世界拍賣紀錄,老一輩傳統油畫家以及當代名家的優秀繪作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陳逸飛的《上海灘》以2016萬成交。

中國書畫

此次中國書畫部分包括古代書畫作品專場、近現代書畫作品專場、海上畫派作品專場、西泠印社社員作品專場、元燁堂藏中國書畫作品專場、上海衡山賓館藏中國書畫作品專場、嶺南雄風·黎雄才作品專場、中國成扇專場等九個專場,總成交額為7.62億元,總成交率為93%。

古代書畫作品專場包羅了明清書畫大師的佳作,八大山人《竹石鴛鴦》成為這一專場成交價最高的拍品,這幅作品作于1705年,代表他風格最成熟圓融的階段,此畫還有民國高官馬步瀛和近代著名實業家陳仙洲的藏印,出版多達十余次。畫作構圖取對角倚斜之勢,兩鴛鴦依偎于巨石之上;右上危壁兀立,有芙蓉紮根壁上,咫尺之間,意象蕭遠。從3500萬起拍,經過數十輪的競價,最終以1.187億元的成交價創造了其個人單件作品的最新紀錄,也是南方藝術品市場迄今為止的最高價拍品。“這是我們第一件過億元的拍品,我認為這一方面代表了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另一方面也表明經過我們6年的努力,進一步推動了南北藝術品市場的平衡,也體現了具有文化內涵的優秀作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此外,武林畫派代表大師藍瑛的《四季山水》相容文人畫風與浙派風格之長,以2856萬元成交;袁江、王雲、陳卓、施淳為惠翁先生繪《四景山水屏》從100萬元起拍,最終成交價1142萬元;黃賓虹的《臨流結茆圖》成交價為1300萬;倪元璐《古木遙山圖》1000萬成交……古代書法部分也值得關注,鄧石如隸書《是清風明月之廬》從300萬起拍810萬成交,伊秉綬隸書《五言聯句》以600萬成交,王寵小楷《千字文》以520萬成交,超過底價數倍。

近現代書畫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張大千、齊白石兩位南北大家的作品都獲得了關注。張大千的《倣吳漁山鳳阿山房圖》從60萬起拍,2000萬元成交;齊白石為葉淺予作《花鳥魚蟲冊》從80萬元起拍,以2700萬元成交。值得一提的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的《葫蘆圖》從15萬起拍,以510萬成交,再創吳昌碩作品佳績,此外,任伯年、陸儼少、潘天壽、徐悲鴻、謝稚柳、傅抱石等近現代書畫大師的作品也大多以超過底價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價格成交,體現出作品的文化與藝術價值。中國成扇、黎雄才作品等專場也都延續了春拍時的態勢,反響不錯。

近現代名人手跡專場

繼連續舉行兩場近現代名人手跡的拍賣之後,本季西泠秋拍再度以3943萬人民幣的總成交額喜獲佳績,諸多張充和上款的沈從文、冰心等作品悉數亮相,對信札的內容、上款者的身份有更嚴格的要求,而不僅僅局限于書法的範疇;同時,也嘗試推出一些在政治界、科學界、經濟界、文化界等知名人士的手稿墨跡,即使在今天的市場中它們的價格尚未完整體現,卻真正標明瞭“名人手跡”的意義所在。在原本就滋養文人性情的杭州,這些極具歷史文化價值的信札手稿,重返它們應有的價值,逾估值數倍的成交額是為可觀。其中十通致魏文伯信札作于1951年、1986年,陳佩秋題簽,信札所敘還原了無産階級革命家的工作與生活狀態,文史價值極高,最終以280萬的高價成交。充分反映出越來越多的藏家對國家熱愛之情懷,及對歷史之尊重。

張充和上款的名家書法此次又徵得40余件,其中11件為沈尹默在四川時期的至精之作,從一幅寫于1941年4月21日的草書作為他們師生交往的開始,到1949年張充和去美國時的贈別禮物,以及一件多次發表的幾千字的各體書長卷,幾乎涵蓋了這對書壇著名師生的交往歷程,都以超過底價數十倍的價格為藏家所拍得。兩件畫壇皇帝張大千為張充和的畫像也是一段佳話的化身,以張充和的身段為象形的《水袖清韻》以超過估價近10倍的151萬成交。張充和自1949年去美國以後就在耶魯大學教授書法與崑曲,此次西泠秋拍推出的張充和《崑曲牡丹亭工尺譜》和另一件佳作《長生殿工尺譜》都受到藏家珍視,分別以151萬及179萬成交。

西泠首屆古籍善本專場

西泠拍賣首屆古籍善本專場118個標的,總成交額2153萬元,成交率達87%,規模不大卻亮點頻現。西泠拍賣也一躍而成古籍拍賣的南方重鎮。從成交結果來看,名家批校本以其獨特的文化、學術價值備受追捧。其中,清乾嘉年間著名校勘學家、目錄學家顧廣圻批校的《戰國策三十三卷》(1函4冊)以800.8萬驚人價格創下古籍善本單件的拍賣紀錄,為這場古籍秋拍敲響重槌。古籍收藏圈向有“顧批黃跋”一説,從校勘學史的角度而言,“顧批”的價值有勝於“黃跋”,在拍賣市場上,“黃跋”已多次現身,但“顧批”的出現還是第一次,值得一提的是,這件“顧批”就得自杭州,它的驚世亮相,定將對人文淵藪的南方藏書界産生震動,帶動新一輪的藏書熱。

本次西泠古籍專場特別推出了南北兩大名家——前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海上“三吳一馮”之一的吳待秋的舊藏專拍,共42個標的,總成交353.3萬元,成交率高達98%。在古籍收藏界,一些精美的抄本以其獨有的書法藝術價值和不可複製性,成為人們熱藏的焦點,西泠秋拍推出的數部精抄本古籍,均有上佳表現。其中汲古閣抄《南村輟耕錄》從120萬元起拍,平穩成交于156.8萬元。另一專題包羅了數部明清以來的多卷帙全書,在版本、品相、文獻價值等各方面引起了藏界矚目,為近年來拍賣市場所少見,在這一專題中,煌煌巨作《資治通鑒綱目全書》壓軸登場,最終以358.4萬元的理想價格成交。

文房清玩

文房清玩領域堅持了西泠一貫的品質,通過這次秋拍,再次向藏家傳遞了文人雅趣的生活情致。

極具西泠特色和品質傳承的近現代名家篆刻專場和歷代名硯專場均取得佳績。本屆共推出約五百餘方印章,集陳鴻壽、趙之琛、吳讓之、趙之謙、吳昌碩、胡镢、齊白石諸名家的篆刻作品。其中一方田黃石荷塘鴛鴦薄意章,以38萬起拍,168萬成交拔得頭籌;吳昌碩刻印章、趙之謙刻自用印也受到廣泛關注,如吳昌碩刻、汝奇雕李國松自用壽山石雲紋薄意閒章以超過底價數倍的103萬成交,趙之謙刻壽山石自用印以超過底價近10倍的80萬成交。

        本屆歷代名硯專場成交率為100%,集明、清、民國佳硯八十余方,以材質論,端、歙、磚、瓷、硃砂等均有,豐富多彩,美不勝收。《沈氏研林》著錄的名硯更是本屆拍品之重點。吳昌碩書、沈石友銘、蕭退闇銘的夔龍端硯,長方形硯池周邊雕夔龍紋,古樸高雅,施藝工精,以246.6萬元成交。

        古玩雜件專場匯集了竹木牙角、玉器文玩、佛像等兩百餘件拍品。犀角雕作一直為眾多藏家所愛,此次拍品中不乏犀角精品,其中明·犀角雕玉蘭杯以392萬元成交;小巧別致、文人趣味濃厚的銅爐備受藏家喜愛,成為另一熱點,繼今年西泠春拍推出茶具·香具專場之後,香文化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清·沖天耳宣德爐阿拉伯文爐瓶盒三件套較為難得,以112萬元為有緣之士覓得。

奢侈精品領域備受關注 傳遞生活品位

此次西泠秋拍推出三個首屆奢侈精品領域的拍賣專場,包括法國波爾多列級名莊葡萄酒專場、中國陳年名酒專場、典藏普洱茶及茶具專場,讓眾多藏家體驗茶酒宜人的境界和東西文化的碰撞。三個專場的成功,體現了人們文化與生活品位的提高,其中,中國陳年名酒專場中一瓶1958年土陶瓶茅臺以145.6萬元的成交價刷新了國內名酒市場的最高成交記錄。西泠首屆典藏普洱茶及茶具專場裏,館藏級的明代時大彬制圈鈕壺首現拍場,以1344萬元創下國內紫砂壺拍賣的最高紀錄。

法國波爾多列級名莊葡萄酒專場體現了藏家對於波爾多葡萄酒的認知,通過此次拍賣可見,越來越多的藏家除了表現出對“波爾多五大”、“波爾多九大”的關注上,更具有鑒藏葡萄酒的專業眼光,也更看重法國的葡萄酒文化。其中波爾多1855列級酒莊2級莊古賀-拉浩斯酒莊之百年陳釀組合12瓶以56萬元拔得頭籌,此外1982年柏翠、1982年拉圖、1945及1988年拉菲、及1855年列級名莊全家福系列也受到熱捧。

中國陳年名酒專場則體現了中國的酒文化和隨著年代更疊折射出的生活方式變遷,成交率達100%,多組20世紀80年代的茅臺酒受到熱捧,以超過底價近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價格成交。1958年土陶瓶茅臺一亮相,掀起全場的高潮,從25萬起拍最終被場內一位女士以145.6萬元的成交價拍得,創下了國內拍場上茅臺酒的最高紀錄。這是拍賣市場上標有確切日期的年份最久的一瓶陳年茅臺,存世量十分有限,經過52年的時光,至今品相保存完好,存酒量仍然在7兩以上,更顯珍貴。

西泠首屆典藏普洱茶及茶具專場則將普洱茶文化引入了江南,並且得到藏家的初步認同。館藏級的明代時大彬制圈鈕壺首現拍場,以1344萬元創下國內紫砂壺拍賣的最高紀錄,日本鐵壺也表現不俗,蘭雅菊盛—雕蘭圖銼金菊梁孔雀石摘鈕鐵壺以95.2萬獲得佳績。

“這次西泠秋拍首次推出四個新專場,都表現不錯,將酒、茶所承載的文化、與生活相聯的內涵表達出來,從而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和文化品位。從中國書畫、文房清玩這些西泠的傳統領域延伸到茶、酒等奢侈品領域,我們希望通過不斷地開闢新門類,讓更多人享受文化,享受藝術品,享受生活,享受收藏。”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鏡清表示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