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0西泠秋拍近現代名人手跡專場綜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9 15:38:07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西泠拍賣連續舉行了兩場近現代名人手跡的拍賣,兩次均100%的成交率、比底價翻數翻的成交額是為可觀。首場中胡適《嘗試集二集》稿本創造了當時近現代單冊稿本的最高價,而春拍中張充和上款的沈從文、冰心等作品悉數保持著市場中的個人最好成績。此次秋拍,我們再次重點推出諸多舊家以及同一上款的藏品,不僅在市場已經熟知的範圍裏對信札的內容、上款者的身份有更嚴格的要求,而不僅僅局限于書法的範疇;同時,也嘗試推出一些在政治界、科學界、經濟界、文化界等知名人士的手稿墨跡,即使在今天的市場中它們的價格尚未完整體現,卻真正標明瞭“名人手跡”的意義所在。相信,在原本就滋養文人性情的杭州,會重返它們應有的價值。

張充和《遊園驚夢》 局部
        張充和上款的名家書法此次又徵得40余件,其中11件為沈尹默在四川時期的至精之作,從一幅寫于1941年4月21日的草書作為他們師生交往的開始,到1949年張充和去美國時的贈別禮物,以及一件多次發表的幾千字的各體書長卷,幾乎涵蓋了這對書壇著名師生的交往歷程。沈從文是著名的文學家,也是張充和三姐張兆和的丈夫,春拍我們曾以70萬的高價拍出一件沈從文寫給張充和的行書小幅,這次又有15件沈從文的書法,據張充和所言,這些都是他們訪問北京住在沈家時,或是沈從文夫婦訪問美國住在張充和家時寫完馬上送給他們的。兩件畫壇皇帝張大千為張充和的畫像也是一段佳話的化身,在1938年,張充和因為抗戰的原因經武漢等地輾轉來到成都,一日張充和與舞蹈家戴愛蓮同去拜訪張大千,張充和在張大千家中唱了一段崑曲。張大千當場揮毫,畫了這件張充和唱曲時的背影,還有一張長葉飄逸的水仙即是以張充和的身段為象形的。張充和自1949年去美國以後就在耶魯大學教授書法與崑曲,這次有數件張先生自己的書法、繪畫、以及崑曲的公尺譜均出版于三聯書店的幾種傳記中,可以説近乎囊括了她畢生的藝術水準。《手抄<牡丹亭·遊園驚夢>公尺譜》在張充和的崑曲生涯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她第一次在上海登臺演出崑曲,唱的就是《遊園驚夢》。1941年,她在當時的陪都重慶使得山城文化界為之轟動,引而與章士釗、沈尹默等文化名流交往的,正是《遊園驚夢》。1949年,她移居美國後克服種種困難,在西方傳播崑曲藝術,其中經常演出的也是《遊園驚夢》。另外,張先生所藏名家篆刻包括趙穆的田黃章則放在《近現代名家篆刻》中拍賣。
        同一藏家的幾種專題裏有一批郭沫若、錢鐘書、錢學森、老舍、冰心、夏衍等人的書札稿本,其中1963年矛盾寫給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韋明的稿本附信札,是為紀念曹雪芹逝世二百週年所著文章《關於曹雪芹》的初稿札記。《紅樓夢》對矛盾的小説創作影響尤為至深,據説矛盾可以即點即背誦全書。稿件中多有批改,還提及俞平伯等紅學研究狀況,是流通中矛盾的各種稿本中最具思想價值的一種。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