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徐悲鴻張大千在廈遇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01 18:40:57 | 文章來源: 海峽導報

 

雖然有張大千、徐悲鴻、吳昌碩、黃胄等多位名家字畫助陣,然而廈門特拍和福州歷藏文化交流公司上週六舉辦的廈門閩臺拍賣會,依然讓人感覺有點冷。最終,拍品總估價達到2億元的這場拍賣會現場僅成交區區幾百萬元。而上述名家的字畫竟然都無人問津,只能黯然而回。

廈門也一向被認為是收藏市場的熱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冷場局面?

名家字畫黯然而回

原本預計18:30結束的拍賣會,15:30左右就早早收場,500多件拍品僅歷時不到2個小時。在上週六舉行的這場拍賣會中,書畫類拍品無疑最受外界關注。50多幅書畫中包括張大千的《山水人物畫》、徐悲鴻的《奔馬圖》、吳昌碩的《秋菊圖軸》、程十發的《秋庭拾趣圖軸》、黃胄的《五驢圖軸》。讓記者備感意外的是,這幾位名家的字畫竟然都無人問津,只能黯然而回。

最終50多幅書畫僅成交16幅。從成交價來看,大都在3000元,屬於價位比較低的書畫。

比書畫還慘的是瓷器。200多件瓷器類拍品最終只拍出了不超過10件,成交率不到5%,而且成交價格都不高。成交價最高的清代青花人物仕女紋花觚也就12萬元,其他如明早期青花纏枝花紋雙係扁壺,成交價8萬元;宋代磁州窯剔花梅瓶,成交價是78000元。在動輒上百萬、幾十萬元的瓷器類拍品中,品級算是比較低下的了。

其實,這次參拍的瓷器中,不乏讓人眼亮的玩意。如起拍價580萬元的明洪武青花人物故事梅瓶、起拍價500萬元的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扁平大壺、起拍價100萬元的南宋汝窯五棱花口洗,都被專家認定為“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相比之下,玉器類拍品算是比較熱鬧的了,舉牌者明顯多了起來,近60件玉器成交了15件。不過,幾乎都以起拍價一次性成交,極少有超過10萬元的。

要怪宣傳力度不夠?

如今的拍賣市場可謂風生水起,而且廈門也一向被認為是收藏市場的熱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冷場局面?

“我認為還是宣傳力度不夠。”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該拍賣會雖然有不少好東西,但在開拍之前沒有掀起足夠的熱情,導致參與範圍不大。而且,這次拍品被分開放在了福州和廈門兩地參展,沒有集中,也算是一個小失誤。

而據一位現場的人士透露,到場參與拍賣的大都為業內人士,並沒發現有財大氣粗的投資客或商界人士,看行情的多,出手也比較謹慎。

記者了解到,這次拍賣會是福州歷藏文化交流公司第一次進入廈門,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拍賣會結果確實有點讓人始料不及。“這是首屆,我們還是很看重廈門這個市場,有了這次經驗,今後我們會根據需求調整拍品種類等。”該人士表示,今後在邀約對象上,應該會更有針對性。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