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張大千成交破億成為標誌性事件(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01 10:20:25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文/邱家和

 

今年春拍,中國嘉德推出的張大千晚年作品《愛痕湖》以1.008億元刷新了他的個人拍賣紀錄,凸顯了這一輪春拍行情中近現代書畫的強勢行情。中國嘉德書畫部總經理郭彤女士與北京匡時拍賣公司總經理董國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愛痕湖》成交價破億是標誌性的事件。他們還預言,張大千的強勢行情還會進一步發展。

《愛痕湖》破億事出有因

郭彤表示,《愛痕湖》是一件多年不見的特殊作品,在現在的行情下以如此高的價格成交是合理的。今年嘉德春拍推出張大千的作品共49件,也許不是嘉德歷屆大拍中件數最多的,但最後的成交總額卻最高,超過2個億,平均單價也是最高的。至於今後會不會繼續出現這樣的高價成交,就看是否有這麼精彩的作品。

張大千行情趨於火爆是近年來的事,尤其是去年恰逢張大千誕辰110週年,各種紀念活動包括了北京匡時春拍開設的“五百年來一大千”的紀念專場。董國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專場有兩件拍品成交過千萬元,成為當時內地拍賣價最高的。2009年秋拍匡時又開設“南張北溥(指溥儒)”專場,一件張大千的《瑞士雪山》成交逾5千萬元,刷新了他當時的拍賣紀錄。今年春拍則開設了“南張北齊(指齊白石)”專場,雖沒有特別高價的拍品,但成交價過千萬元的有好幾件。他認為,這次《愛痕湖》在嘉德成交破億是標誌性的事件,意味著他的行情上了一個新臺階。而郭彤則表示,去年的相關紀念活動帶動了行情,而當時的市場本身也特別火爆。張大千的盤子大,流通量不一樣,市場一熱就會脫穎而出。

張大千最受買家追捧

董國強強調,張大千是中國藝術家中最有“買家緣”的,他的受眾最大,可謂遍佈各地,涵蓋歐美。這與他的作品與為人都有關係:他的創作一生都在變化,每個時期都有特別的風貌,有非常精的作品,不愧大師稱號;他一生都在賣畫,一生都在交往達官貴人,享受豐富人生,飽覽名山大川,養虎,養猴,養各種名鳥,去巴西、台灣,建別墅等,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畫家中的異數;他也很善於自我包裝,滲透在生活中每個微小細節中,如很年青時就在運作市場,就蓄髯,就三教九流廣交朋友,在生活上追求排場;另外,他的作品鑒定也比較容易,存世作品也多,能滿足收藏市場的需求。

郭彤則表示,去年齊白石大出風頭,今年張大千再創新高,可以説兩人各有淵源,但都有代表性。他們的受眾最廣,買家群體龐大,新買家最容易接受,從而會帶動行情。她認為1947到1948年是他摹古創作的高峰。離開大陸後,行蹤漂泊不定,接受了西方現代藝術的影響,有了潑墨潑彩的作品。而他的作品的拍賣價格也是對應的,1947到1948年的作品,過去是大陸買家追捧的,如《倣趙大年湖山清夏圖》是1948年的作品,以2800萬元成交;現在大陸買家對他的晚年也關注,他晚年最好的潑彩《愛痕湖》成交價過億就是一個證明。

有望繼續刷新拍賣紀錄

統計顯示,張大千正如郭彤所指出的,是中國藝術家中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至今他在中國拍賣場上拍的拍品已逾1.4萬件,已成交的拍品8546件,總成交金額39.43億元。郭彤認為,其藝術水準與市場價值的匹配實現得最充分。他的作品買氣很旺,一直有老藏家追捧,也很容易成為新買家率先買入的目標,從眾多名家中脫穎而出。她還透露,新買家與老藏家之間有競爭關係,如《愛痕湖》的,現場競價到8000萬元以上還有五六位買家,其中就包括新買家。不過,新人與老人在爭奪高價拍品時往往佔下風,這似乎是一般的規律。因為這畢竟是金錢,經驗、膽識的較量。

她認為,目前的藝術品市場只要有更精彩的作品出現,就會有更高的價格;同時,只要市場好則像《愛痕湖》這樣的好東西就會出來。董國強也認為,張大千的精品價格還沒有到位,他的行情還會漲。早期和晚年的兩個高峰時期的精品都會出現更高價。而其晚年的潑彩作品尤其值得注意,《瑞士雪山》去年在匡時秋拍的高價成交,給內地拍賣公司一個啟示,也表明內地買家開始關注這些作品。他還透露,今年秋拍匡時已經收到一件張大千1944年創作的細筆的鷹,為當時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所畫,曾經香港著名藏家徐展堂收藏。屆時他們的張大千板塊會有較強的陣容。他對秋拍的張大千行情繼續看好。

附表:張大千作品成交排行前5名(單位:萬元)

序號 作品 估價 成交價 拍賣行 拍賣日期

1 戊申(1968年)作 愛痕湖 1500-2000 10080 中國嘉德 2010-05-17

2 1946年作 倣巨然晴峰圖 3800-4800 7280 上海天衡 2010-06-30

3 1965年作 瑞士雪山 諮詢價 5264 北京匡時 2009-12-14

4 1933年作 山水花卉冊頁 400-600 4256 北京保利 2010-06-03

5 1947年作 擬趙大年湖山清夏圖 1200-1800 2800 中國嘉德 2010-05-17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