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書畫市場“以假代真” 迷亂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04 13:35:06 | 文章來源: 解放日報

30集大型電視連續劇《張大千》即將開播,片中背景巨幅金箔重彩畫《金碧荷塘圖》在張園展出。這個“藝術大師張大千先生書畫精品展”展出的還有13件大千先生作品,展品均來自大千先生的家屬和學生舊藏。

實事求是的介紹

選擇在張園辦展,是因為張園毗鄰大風堂,張大千曾經常在這裡出入,並在此學畫,張園的門楣匾額也是張大千所寫。

長三角收藏研究會會長、《國寶檔案》欄目特邀專家唐愷教授説,《金碧荷塘圖》是張大千先生結合傳統與創新的代表作,畫面金碧翠綠,間以數朵金線朱荷,並輔以滿塘搖曳的綠葉,氣勢磅薄。大千嫡孫張進先根據其父張心智及姑夫肖建初的回憶,當年張大千在青城山創作此畫時,特地從日本高價採購了巨幅金箔紙,畫面上的荷葉以青綠著色。由於金箔紙不吸水,不附色,故選用了進口上等礦物顏料,反覆多次敷色,終使畫面達到了艷而不俗、纖細而典雅的境界。他也實事求是地説,整個畫面構圖與荷花出自張大千的手筆,但荷葉的敷色等其他方面是由兒子張心智、侄兒張心德、女婿肖建初、學生劉力上共同完成的。他的回憶證實了上博研究員茅新龍、唐愷教授、畫家陳舜今的考證:當時這幅畫是為了送人,所以題款上只落了“張大千”一個人的名字。茅新龍説,即使不是完全出自大千先生之手,也稱得上是上乘精品之作。

後代藏品均為真跡?

在贗品充斥的書畫市場,信用的危機早使一部分畫家和名家後代的公信度日漸減弱,藝術市場的現狀可用一個“亂”字來概括。誰的字畫好賣,誰的作品就滿天飛。藝術批評家劉傳銘曾計算過,齊白石就算每天畫,留存下來3萬張作品了不得了。但目前,藝術機構、收藏家、美術館和市場上的齊白石作品約有35萬張。劉傳銘曾幫黃胄做過文字工作,還曾當過賴少其秘書,“黃胄的作品數下來也就5000張,而現在市場上少説有5萬張;賴先生一生水墨畫作品總數不超過1500張,但市場上卻至少有5000張”……誠然,贗品大多是社會上仿製的,但也不排除有名家後代造的假。有人在自己的倣作上蓋上父輩的印章;有人將父子共同作品,偷梁換柱變成了“一人力作”。這些有動聽“故事”佐證的書畫藝術品,真假難辨。

書畫贗品也有它的輔助作用。翻開中國書畫史冊不難發現,一些具有極高歷史、文化和經濟價值的書畫“傳世名作”,就是靠“摹本”形式流傳至今的,如晉朝顧愷之、王羲之,五代周義矩,宋代趙昌等。不難理解,由於年代久遠或其他原因,一些書畫名家的作品失傳,於是以摹本替代真跡,填補了書畫史上某一時段或某一作者代表作的空缺。但是,現在有些人不是以“讓摹本為‘弘揚’和‘保護’藝術真品服務”為出發點,而是看重摹本背後易被市場認可的價值資源、易被買家接受的消費符號,利用消費者“重名頭”的心理,巧取豪奪,給書畫藝術市場的正常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

有關專家認為,大千子孫開了個好頭。在書畫作品創作和買賣過程中,有著多種多樣的具體情景,只要説明清楚,賣個實實在在的價,心裏也踏實。反之,虛虛假假,壞的是大師的名頭。同時,他們也提醒,對於名家作品要多個心眼,多請教專業鑒定機構或在市場上打滾的有經驗買家,畢竟他們長期練就的火眼金睛不會相信那些美麗的“故事”。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