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您的位置: 首頁 > 熱點關注 > 藝術市場

盛世收藏 混亂的起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10-08 17:29:12 | 文章來源: 新財富

全球買家齊赴盛宴

在這些令人咋舌的數據背後,是一支與以往不同的生力軍。全球充足的流動性不僅帶動了房地産、股票等投資品的價格高漲,同時欣欣向榮的資本市場孕育了一大批新的超級富豪,除了原本的實業家外,基金經理、私募基金合夥人也成了拍賣行裏的常客。

上世紀80年代末的藝術品泡沫與日本房地産財富的膨脹息息相關,企業巨頭砸下重金收購凡高和倫勃朗等印象派作品;而當房市崩盤後,藝術品市場也就此坍塌。如今的市場,已經不再是某一群人所能左右,參與者眾多,興趣區別各異,可供挑選的作品也是五花八門。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百萬富翁,以及迅速躥升為新貴的對衝基金和私募基金經理,不僅僅買豪宅和遊艇享受生活,同樣也熱衷於把他們的財富以一種更藝術的方式挂在墻上。從巴西到印度再到中國,從新興市場到成熟市場,全球的買家攜真金白銀趕赴這場藝術品的盛宴。

而在中國,2002年,央行存款利率不斷下調,A股在2000點以下徘徊,大量熱錢涌進樓市,炒得房價幾年間倍漲。同時,藝術品成了瘋狂熱錢追逐的“高雅”投資工具。2005年以後,中青年畫家的作品展開明顯的上升行情,這與中國房價的大幅上升幾乎同步。氾濫的流動性是推高藝術品市場的主力。此後,在政府宏觀調控之下,資金開始退出樓市,涌入藝術品市場。資金的氾濫,給本已急速升溫的藝術品市場火上加油。不僅中國當代藝術受到熱捧,中國的買家也頻頻現身紐約、倫敦等重要拍賣場所,成為全球藝術品市場的大豪客,這在全年上揚超過2500點的2007年股市大牛市中尤為明顯。這一年,大量熱錢涌向中國,試圖分享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以及股市的繁榮,而在人民幣升值和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股市的財富效應又推高了高端藝術品投資的熱潮,藝術品成長為房地産、股市之外的中國投資第三極(《新財富》,藝術品投資第3極,2007.8)。

産業鏈上的繁榮

伴隨買家隊伍的日益全球化,不管在成熟市場還是新興市場,博物館、畫廊大量涌現,各種藝術展人潮涌動,藝術品産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迎來了一個高速增長期,還出現了專門從事藝術品租賃的藝術品銀行、主打藝術品抵押貸款業務的藝術投資財務公司以及將金融與藝術家投資有機結合的信託基金等一批在模式上創新的藝術品仲介機構。他們在捕捉藝術品市場繁榮所帶來的商機的同時,也反過來推動著整個市場愈發成熟和興旺。

作為藝術品主要流通領域的拍賣行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為了進一步增強控制力,蘇富比和佳士得從規模和深度兩方面入手,整合藝術品市場流通渠道。一方面,兩大拍賣行為了迎合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將原本只在美國和歐洲經營的業務版圖擴大到北京、莫斯科和迪拜等地。而另一方面,拍賣行還把觸角向藝術品一級市場—畫廊延伸,在2006和2007年頻頻出手收購畫廊(《新財富》,奢侈品投資市場兩大拍行掌控定價權,2008.2)。

投機熱四起

在高額回報的刺激之下,原本由中長期投資和沉澱資本為主體的藝術品投資市場開始涌入大量的短期資本。這些投機資本,雖然是藝術品市場的新手,卻也是“短線遊資套利”的老手,他們頻繁出手,又迅速轉賣,在一買一賣之間套取利潤,攪亂了藝術品市場的正常運作。除了這些套利高手之外,藝術品市場也迎來越來越多未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初泡沫破滅的所謂新收藏家,他們將藝術品視為自我地位的表徵,以消費的心態競相購買,不斷把藝術品價格推向新的高點。

短期投機資本大量涌入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創下拍賣新紀錄的藝術家一個比一個年輕,當代藝術品的價格猶如坐上了直達電梯,而大師級的作品卻相對乏人問津。2007年11月,儘管對次貸的擔憂開始浮出,並且金融市場動蕩不安,然而藝術品市場卻絲毫未有降溫。接連兩天中,佳士得和蘇富比在當代藝術拍賣中先後斬獲了3.25 億美元和3.16億美元。

現在回頭來看整個2007年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充斥著為數眾多的投機者,而賣家的胃口也隨著每一次拍賣的舉行而水漲船高。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買賣雙方的注意力,蘇富比和佳士得玩起了“拍賣遊戲”,不僅在拍品估值上大作文章,同時還向賣家提供最低保證金。僅2007年11月的拍賣中,兩大拍賣行為此支付的保證金就分別佔到了拍賣總成交額的50%和78%。再加上在新興市場上的大力佈局,在這場多方聯手打造的藝術品大泡泡中,拍賣行可謂推波助瀾。

投機資本橫流的現象在剛剛起步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中更為突出。師從梅摩高級藝術品價格指數創立人之一梅建平教授的王從卉就此在《新財富》撰文指出,2006、2007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重演了上世紀90年代股市中的投機故事。在仍以散戶為主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上,充斥著被暴利神話吸引的投機客,資本結構嚴重倒置,半數資金意在短線投機。這些投機客通過包裝上市、肆意吹捧、對倒抬價等方式,進行短線炒作,製造虛假繁榮;部分藝術家、畫廊、拍賣行、鑒定機構、媒體等産業鏈上的參與者也知假造假、賣假、拍假,從而加劇了市場的渾濁。2005年前的5年,雅昌中國當代油畫指數從1000點漲到了2300點,而後一年,指數一下漲到6700點,一年時間濃縮了過去5年乃至更多時間的漲幅,足見市場之瘋狂(《新財富》,藝術品市場上演股市投機故事,2007.8)。

此後,直到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佈破産,藝術品市場才開始領教短期逐利和金融危機的雙重打擊。當年11月的秋拍上,雷曼兄弟老闆的夫人拿出了多年收藏的當代藝術品中的一小部分拍賣套現,兩個月前估值400萬美元的威廉姆·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的代表作僅以277萬美元落槌。藝術品的繁華終究落下了帷幕,進入了回歸和調整的中場休息。只是誰也不確定,中場休息的時間會有多久,調整程度會有多深。

不久前結束的2009春拍上,蘇富比和佳士得戰後和當代藝術品的拍賣成交額分別僅為9370萬美元和4700萬美元,與一年前各自3.5億美元的成交額相比顯得相當寒磣。梅建平根據一季度拍賣市場的行情預測,2009年藝術品價格的跌幅將達35%,與1925年以來跌幅第二深的1991年藝術品泡沫破滅時的39%相比只有咫尺之遙。

當代藝術品異軍突起

早在金融危機重挫藝術品市場之前,有關藝術品市場泡沫時代已經來臨的判斷已甚囂塵上,其中最有力的佐證非當代藝術品莫屬。

根據梅摩高級藝術品價格指數的統計,在2007年藝術品市場的大牛市中,戰後和當代藝術品貢獻了指數年度增長的39.5%,遙遙領先於印象派和現代作品的20%。事實上,在2007年之前的25年時間裏,戰後和當代藝術品的價格表現都比其他流派來得突出。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上世紀80年代末的藝術品泡沫時代,戰後和當代藝術品的回報表現同樣拔得頭籌,甚至大幅領先於標普500的投資回報率。經過2007年的一輪瘋狂上漲,至2007年年末,當代藝術品的回報表現再度戰勝標普500。

此外,在上一輪藝術品泡沫的前五年增長期內,大多數流派作品價格年複合增長率達到約30%。儘管2002-2007年的藝術品價格走勢同樣淩厲,但整體遠低於前者水準,其中最接近這一高位的就屬戰後和當代藝術品的24%。不幸的是,隨著泡沫的破滅,戰後和當代藝術品的價格在1990年之後的四年中縮水69%,直到2003年底才重回當時的價位,而同期絕大多數流派的藝術品價格跌幅都在50%左右。如此劇烈的波動不怪乎“泡沫説”伴隨著當代藝術品的走紅而再度光臨。

短期資本逐利當代藝術品

在2003年恢復“元氣”之後,當代藝術品于2004年開始重新發力。藝術品價格網的數據顯示,這一年,當代藝術品的整體價格走勢比上一年上漲了17%,而拍賣成交額則成功翻了一番。此後,當代藝術品行情一路看漲,在價格飆升的同時,佔全球市  場拍賣成交額的比重也不斷增加,從2003年的4.4%提升至2008年末的16.08%。

當代藝術品價格和成交規模的“一日千里”與新興市場買家和日益壯大的新貴勢力不無關係。這些與當代藝術作品幾乎同期“出生”的人群更容易對作品産生共鳴,認可其藝術價值。當然,與凡高等大師級作品相比,彼時當代藝術作品的價格要平易近人得多。2002年成交額最高的100幅作品中,約30幅為當代藝術作品,2008年當代藝術品在百強榜上已經佔據超過半壁江山,並且該年度拍賣成交額最高的100位藝術家中,當代藝術家佔據超過70席。而隨著對當代藝術的關注與日俱增與頻繁轉手,作為主要流通渠道的拍賣行抓住機會,不斷推出當代藝術品拍賣專場,並且在場次和規模上也不斷提升,成為當代藝術品價格不斷走高的推手。

於是乎,不管是年拍賣成交額還是交易量,甚至單品最高價,當代藝術作品都與大師們分庭抗禮。作為當代藝術興盛的典型標誌,“波普之星”沃霍爾(Andy Warhol)的作品在2007年終於“戰勝”畢加索,登上了全年拍賣成交額榜單第一的寶座。而在2008年,兩位健在的當代藝術家達明安·赫斯特和格哈德·裏希特(Gerhardt Richter)同樣成功躋身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一如上世紀90年代初藝術品泡沫破滅時一樣,當代藝術品原本價格走勢就波動較大,被新貴們一手捧起後又成為短期逐利的焦點,因此在金融危機之下率先、並且受到了最大的打擊。沃霍爾的一幅肖像畫在2009年一季度以110萬美元成交,而其前任藏家在2006年花了150萬美元才把它收入囊中。藝術品價格全球指數顯示,2008年當代藝術品價格收縮了34.4%(圖4),是所有流派中跌幅最為嚴重的,價格重回2006年的水準。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師級作品的價格在2008年不跌反升,全年上揚15%,而畢加索也重新回到了年度成交額榜單的頭名。梅摩高級藝術品價格指數同樣顯示,當代藝術品2008年11%的跌幅與藝術品整體4.5%的跌幅相比更甚一籌。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相關文章
· 蘇富比本月30日:在倫敦舉辦蘇格蘭藝術品拍賣會
· 蘇富比為非洲舉辦慈善拍賣
· 蘇富比舉辦“超越極限”的大型雕塑展
· 佳士得大張旗鼓迎接弗利茲藝術博覽會
· 佳士得“First Open” 拍賣給市場注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