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書畫收藏“水很深” 小心書畫造假“四大陷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20 10:17:12 | 文章來源: 人民政協報

書畫收藏是收藏的重要門類之一,愛好書畫的藏友數量也非常多。説起書畫收藏品的造假、陷阱問題,很多藏友會用“水深得很”來形容。日前,在一個大型尋寶活動的海選中,筆者就發現造假者除了編故事玩心理、用化學手段做舊等常見伎倆外,讓人防不勝防的手段還有不少。

陷阱之一:殘畫拼接成“名畫”

“這幅畫我們家收藏幾代了,可以算是傳家寶。據我祖父説,應該是明代繪畫一代宗師董其昌的作品。”藏民文先生一邊説一邊打開精心保存的畫卷,不少藏友也被“董其昌”三字吸引過來看熱鬧。

從肉眼上觀察,文先生的這幅畫相當古香古色,一看就是有年頭的東西。專家非常仔細地從上至下,再從下至上掃描了幾遍,又摘下眼鏡後退幾步看了大約一分鐘時間。整個過程專家一言不發,看完後他問文先生:“你自己怎麼看待這幅畫?”文先生説,他對出自“董其昌之手”是深信不疑的,因為他的祖父在當時也算是鄉紳名流一族,而且也有較深的文化。此外,這幅畫是家裏幾代人傳承下來的,應該是不會錯的。聽了文先生的話,專家又問:“如果我的意見與你的有出入,你能承受得了嗎?”聽到這裡,在場的人不約而同地停止了議論,等待專家的最終意見。文先生也表示,不論結果如何,他們家都不會因為結果而改變對這幅畫的態度,還是會當傳家寶看待。

最後,專家一語道破:這幅畫確實是明代的東西,但不是董其昌的真跡。這幅畫看起來是寫意山水的內容,但實際上是由幾張殘畫拼接而成的,分別取了幾張殘畫的不同部分,湊成了畫面上的山、樹、石、人等幾部分。專家説,仔細看能看出全畫的畫風是不一致的,這種殘畫拼接的手段很能迷惑人,讓一些藏友抓住其中之一就認定全局,非常隱蔽。

陷阱之二:“表裏不一”的老裱頭

“專家,我這裡有幅王鐸的字,請你幫看看。”李先生的藏品也可謂分量十足,因為王鐸是明末清初的書法大家,如果擁有一幅王鐸的真跡,價值可想而知。

李先生與隨行的家人小心翼翼地打開卷軸,這時,在旁觀看的一位藏友突然説道:“老裱頭哦,看來有戲。”這句插話頓時把現場的氣氛調動起來,大家都很期待看到王鐸的真跡。專家同樣還是不動聲色,看得非常認真,只見他在字面上審視一輪後,目光卻投向了裝裱的部分。看到這樣的情形,在場的人感覺到似乎有些不對勁,小聲議論起來。李先生的神色也顯得有些緊張,他急切地問:“專家,你看怎麼樣?”專家問道:“這幅字,你是用多少錢買到的?”李先生回答説,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參加過學校的書法社團,對王鐸的《擬山園帖》和《瑯華館帖》等作品都有深刻的印象。10多年前,李先生出差到杭州,跟同事一起去拜訪朋友時買下了這幅字,以當時的物價來計算,李先生還是花了不小的價錢。

專家又問道:“除了你覺得字跡像外,還有什麼地方讓你覺得這幅字是對的?”李先生回答説,當時一起去買字的朋友曾經做過裝裱工作,這位朋友就認定是古法裝裱,因此才下定決心買的。説到這裡,專家揭開謎底,李先生的這幅字確實是老裱頭,但是裏面的字卻絕對只有幾十年的時間而已,也就是後人倣的。造假者將書畫的裝裱部分留下,在裏面貼上新的字,再做些倣舊的處理。

陷阱之三:補款提升藏品“價值”

“專家,我這幅畫請不少人看過,大家都説是對的。”班女士手裏有幅文徵明的畫,此前她已經請人看過,對於專家意見,班女士認為是提高自己收藏鑒賞水準的機會。

畫軸打開,這是一幅文徵明的山水畫,專家在畫面上掃了一眼,便轉過頭來問班女士對文徵明有多少了解。從班女士的話語中可以看出,她對文徵明是有一定了解的,包括文徵明的繪畫特點、傳世作品等。班女士補充説,她從畫上面的題字可以看出,估計這幅畫是文徵明贈送給了朋友的,後來從朋友的手裏流傳出去。班女士説,這幅畫得來不易,一共去了4次北京,才從別人的手裏買到。拿回來後,請多位朋友幫忙看過,大家都十分肯定,這幅畫採用了工筆設色法,符合文徵明“以書入畫”的特點。此外,班女士還請研究古畫的朋友看過,這幅畫的紙張、墨色都應該是明清時期的。因此,班女士對自己的藏品非常有信心。

然而,專家給出的意見卻出乎班女士的意料。專家指出,這幅畫是倣造的,畫的歷史年代確實是明清時期的,但不是文徵明之作。破綻就在於落款,這個落款是後來補上去的。專家談到,這種做假手法叫補款或改款。補款是將沒有落款的古書畫補題上古代某名家的款。商人收購到無款的畫後,根據紙絹屬何時代,風格接近哪位名家,補上落款,再做舊處理。這樣一來,就可以魚目混珠賣出好價錢。

陷阱之四:代筆作品以假亂真

在活動中,還有不少藏友帶來近代藝術大師的作品,比如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等。何先生手裏就有一幅張大千的作品,據説還是別人抵債給他的。

幾年前,一位做書畫生意的朋友有筆欠款無法歸還給何先生,便提出以他的“鎮店之寶”抵給何先生。何先生同樣也請教過多位行家的意見,最後才接受了這幅畫。專家仔細鑒別後,誠懇地對何先生説:“我的個人意見僅代表我的看法,也許我説的不一定對。”專家認為,何先生的這幅畫是別人倣的,並不是出自本人之手。但是,倣的人也不是普通的人士,應該是張大千的弟子等。這些人師承張大千,對老師的藝術風格非常熟悉,但畢竟不是本人,畫作與本人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如果不是觀摩過大量的真跡,又對畫家本人在不同時期的經歷都非常了解的人,很容易上當受騙。

專家談到,這種情況叫“代筆”,是書畫鑒定中的難點。代筆的人,往往有個情況就是,並非違背書畫家本人的意願悄悄進行,而是得到本人授意的。作者成名後,出於種種原因必須拿出大量的作品,本人窮于應付便請人代畫,甚至還會出現一幅畫中,由畫家本人畫一部分,別人代畫另外部分的情況。實際上,代筆的書畫作品可以等同於贗品,但是又與普通的贗品不同,鑒定難度更大。(蔣佔剛)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名家"特型書畫"之:"合作畫"造假成品的辨識(圖)
· 書畫"印刷後添墨"造假法辨識 需要一覽全局筆墨
· 名家書畫“印刷成品”造假法之“謊稱出版”成品辨識
· 劉國松:畫壇追新守舊都是陷阱
· 李青《軟陷阱·遊戲沒有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