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書畫"印刷後添墨"造假法辨識 需要一覽全局筆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0 10:18:57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圖一

 
圖二

當我們徹底了解了“全部印刷”和“局部印刷”二種印刷術後便知道,印刷品再逼真,畢竟還不能與真跡相提並論。即使不將真與偽母子本做近距離的比較,只要鑒定人眼力好,照樣可以看出端倪。當然,作偽者也絕不會固步自封,他們會不間斷地去尋求能更接近真跡的造假舉措。

與“局部印刷”的某些作偽思路相似,有一種“印刷後添墨”造假法也是採取印刷與手工結合的操作方式。此種造假是在實施了或“全部印刷”或“局部印刷”後,對成品所印刷的某些局部再做輔助性筆墨的“還原”與修飾。從基本原理上説,印刷作偽無論技術多麼先進、手段如何高明,最像的還僅僅只是造型(形狀)元素的部分。就整體而言,成品的筆墨氣韻與真跡必存在某種程度的差別。最明顯的如書畫筆墨元素總要顯得平(筆的枯濕感弱化)、板(墨的豐富性減少)、僵(筆墨韻味氣息耗失)幾許。憑肉眼或借助放大儀器細緻辨察,一般都能看到成品中線條和塊面有木紋狀的印痕;通過電腦放大分析時,可發現筆線的顆粒粗大,與手工寫畫出的筆線狀態明顯不同。更有甚者,印刷作偽的成品,終究是很難看到類似于書畫原作者創作靈感與激情“突發”時帶有隨機發揮、偶然生成的一些特定的筆墨痕跡,以及如書畫上諸如潑墨、破墨、宿墨、積墨等類特殊技法形成的藝術效果。因此,造假者就在原印跡的某些關鍵位置適當添加一些墨漬水跡;補作若干皺、擦、點、染之類的筆觸,實際上就是為了削弱印的痕跡,增強“筆”感。或者説,“印刷後添墨”是一種彌補印刷成品筆墨生動性不足的有效手段。近幾年以來,隨著書畫印刷造假技術在不斷進化以及後期“研發”的同時跟進,作偽者常把“印刷後添墨”作偽手法運用於名家書法的倣造。

請看一件在南方某拍賣會上入拍的署款陸儼少的“印刷後添墨”書法成品圖(1),儘管它製作精良,不少人都誤認為它係真跡而紛紛去競投,但我對其真偽屬性卻是“一目了然”——其母本真跡圖(2)是本人已收藏多年的愛物,原作于1994年被編入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陸儼少作品精粹》畫冊,這就意味著作偽的印刷本子參照自書中。經我觀察,圖(1)是以較先進的高保真無顆粒網點印刷手法印製。原本此種印刷效果就好于一般性的浮水印木刻,更何況成品字跡中多數的起筆與少數的收筆均被造假高手施以還原與修飾性的人工添墨;個別處還有意倣些諸如墨渣沉澱、墨汁灑落的跡象,這使得整件成品的筆墨氣息被大大強化了,現説它“絕對逼真”是不帶多少誇張的。當然,這裡也要説明一點,作偽人操作添墨水準如何將直接關係到成品的逼真程度,並非所有的“印刷後添墨”成品都能騙倒內行人。我也見過一些“後期加工”不算好的這類偽法成品,它們筆線運作與墨色變化不自然,有板結、膩味之態,因此相對較容易辨偽。

總結我個人所經歷的辨識“印刷後添墨”偽作的經驗,有三點體會要告訴大家:一是鑒定該類成品不能只隨意看某局部而不顧及全局,因有些偽作局部的贗制效果也許極其逼真,到一覽全局筆墨時就不見得“添”衣無縫,偽作總體氣息必與真跡有差別;二是這類贗品不論是書法還是畫,其最像的內容是造型,故鑒定者絕不能視某成品的造型水準高,就不細察其他內容匆忙下結論,此是“辨識大忌”;三是凡印刷作偽型的成品就擺脫不了母本,因此哪怕“印刷後添墨”的成品與真本極其相似,有時查查身邊的資料也未必不是“多快好省”的鑒定方法。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贛南發現兩處"心學"流派創始人王陽明真跡碑文
· 藝術家在台北男廁發現明代書畫家真跡
· “徐悲鴻真跡展館”家鄉開館 廖靜文題詞
· 書畫“主動合製”造假法辨識
· 書畫“被動合製”造假法之“改款型”成品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