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經典藝術在危機中閃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13 14:49:12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楊琳

傑佩 Lomont 河谷

  一向內斂的“經典藝術”在這場全球金融危機走過1年之後,用事實告訴了大家,“經典”的確是經得起考驗的“耐寒”品。從西方經典大師作品到19世紀歐洲藝術到印象派和戰後藝術,再到中國的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書畫,在這輪經濟風暴突襲中,不是穩紮穩打就是不跌反升,不僅讓全球投資人群在重新財富大分配中找到了新的方向,也為早些年就大舉進軍藝術投資領域的新貴們好好上了一次藝術投資理財課。

眼看全球經濟局勢依然前途未卜,亞洲以及亞洲概念下的中國似乎是全球極少數讓經濟學人們看好的區域。“中國人有錢”已經成為當下的一種時尚語、感嘆語。那麼如何讓這些錢花得開心、花得有模有樣成為全球各界商人包括藝術達人們的研究目標和“攻擊”對象。誠然,嗅覺敏銳的人早在多年前就撒開了網,“危機”恰恰給他們帶來了一次有可能收網的良機。

正如在中國推營西方經典油畫近5年的“Classic·簡”西方古典藝術沙龍女主人周莉所言,瀏覽多年來全球各大拍賣行的拍賣數據不難發現,西方經典油畫在過去幾十年李,價格呈穩定增長趨勢,大致以每7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長。尤其是遭遇經濟衰退的熊市,經典藝術品更顯現了自身能有效抵禦財富階層資産貶值風險的能力。從2008年下半年至今的全球藝術品市場成交情況看,無論是紐約、倫敦、香港還是內地,經典藝術的行情都具有明顯的抗跌性。

從這次“Classic·簡”在上海花園飯店中央草坪洋房全新亮相的行為不難看出,周莉在中國推行西方經典油畫的行為更加堅定。或許危機更加印證了她當年推行“經典”而放棄“當代”的逆道而馳之舉。周莉透露,在全球金融危機和當代藝術市場大幅滑坡的背景下,西方經典油畫的中國行有了新的進展。關注人群中多了不少新藏家,一位張姓資深藝術品購藏者剛結束北京春拍會行程就立馬轉站上海,讓沙龍協助購買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柯羅的經典名作《水邊勞作》,這幅作品價值500萬元,是柯羅從自然主義繪畫向印象派風景繪畫轉變期的名作。之前,該藏家還購買了法國19世紀中後期新古典主義著名畫家德隆勃(Francois-AlfredDelobbe)的精品《紡織少女》,同類作品在盧浮宮都有所藏。

周莉表示,在中國當代藝術走紅西方藝術市場的今天,人們的認知出現了一個誤區,認為經典油畫的時代已結束,當代藝術將是未來的主打。其實,西方經典油畫與當代藝術完全屬於並行領域,它們即擁有各自的收藏者群體和産業鏈,又是投資者資産配置中互為補充的板塊。她指出,西方經典油畫的保值和增值性一直有目共睹,素來都是西方藝術市場中的制勝法寶和生命之舟。只是當下經典西畫在中國的“行走”依然處於起步階段。對她而言卻極具意義,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喜歡,另一方面也因為這些藝術品才更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她説:“唯有在時間中沉沉浮浮的藝術,才能具有直達人心的柔軟力量。”

經典西畫的中國行到底會如何呢?關鍵在於推行者的態度和操守。當然,中國有錢階層們能投入多少也是重要因素?請記住,投資藝術成功與否並不在於錢多錢少,精力和時間才是讓我們真正受益的關鍵。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西方經典油畫下一波行情將在中國?
· 2009春拍當代藝術冷暖觀
· 紅色經典油畫作品緣何再次走紅
· 西方的藝術80後,理智的興奮
· 西方女性主義美學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