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雅軒在藝術品交易的一線也發揮著普及和教育的功能,“推進版畫走進千家萬戶,我們已經做了6年。今年我們投資和場地都要加大,而且要推出新的産品。推進藝術走進家庭,讓藝術的産業鏈良性迴圈,不同的消費者可以選擇不同的藝術品,百雅軒在推動産業基地建設上要加強,尤其是國際性版畫藝術産業基地,這是促使藝術品市場繁榮的關鍵。”李大鈞説。
對於藝術教育的嚴峻現狀,梁長勝曝出了驚人的事實:“我們去學校調查,一所高校有6000名學生在學美術,景德鎮的陶瓷學院有1.5萬名學生,其中有7000多名學生在學陶瓷。這個數字太可怕了。這是對人才極大的浪費。”
産業型資本關注可複製商業模式
喻文益從學術角度闡述了藝術品投資如何降低風險,“通過藝術品的投資組合,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增加藝術品升值的機會。我們曾經和文化部做過一個課題,叫文化項目的價值評估體系,總結了5點主要評估指標:1、差異化和創新性。2、美學的感受性。3、效用的針對性,即解決人的哪一種精神需求。4、時間價值。5、主流意識形態價值。在一個價值評估體系當中,通過以上5個指標評估藝術品,會相應地降低投資風險。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規律,不管經濟形勢怎麼變幻,儘管現在經濟處於低谷,但未來藝術品仍然會升值。”
毛修炳分析道:“在藝術領域,真正的産業型資本非常少。吸引産業資本必須具備的要素:首先,一定要有很好的流動性,從現在比較高端的藝術品來講,流動性並不是很好,所以産業資本很少關注這個領域;其次,要有可複製的商業模式,像電影院線、演齣劇場,擁有可複製的模式就可能引進投資。産業資本不是關注個人化的運作,而是管理團隊的運作。金融危機打退了投機型的投資者,反而讓産業資本能夠發展起來。産業資本發展的前提是藝術教育的普及,當人人都來買藝術品的時候或當畫廊能夠形成連鎖經營的時候,真正的産業型資本才會出現。”
郭亞軍則認為,金融危機還是應該能給藝術市場帶來機會的,從以往經驗來看,這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有推動作用。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文化市場會有逆市的情況出現,包括電影賀歲檔,反而會更加繁華。藝術品市場現在需要重新構建,當真正建設得比較紮實的時候,大眾消費比較活躍,大家都有審美觀和理性消費的時候,這個市場才會正常發展。
藝術品市場不應該去救市
“金融危機對於藝術品市場來説是好事,因為藝術品市場的發展是畸形的。”梁長勝説。“2006年初我在中華世紀壇辦年鑒展,那個時候當代藝術的價格跟學院派作品的價格幾乎沒有區分,而現在市場相對成熟了,成熟的市場首先反映在價格上,價格的高中低檔分得特別清楚。張曉剛的作品2005年的時候大約是5萬美元一張,到了2008年就漲到了幾百萬至上千萬美元,這個漲幅速度就像坐飛機一樣,太快了,所以必然要出現一個調整期。這個調整期實際上是好事,它可以為那些想投資藝術的人提供一個機會,同時讓那些投機型的資本離場。”
董夢陽認為,藝術市場的問題主要是教育的問題,在還沒有完成教育的情況下,我們就已經形成了市場,造成了這種市場的空中樓閣。“前兩天還有兩個人在爭一幅吳冠中的作品,價格爭到了300萬元。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300萬元的作品他也敢買,説明瞭這种經典作品的號召力。所以當代藝術的問題更多的是自身的問題。”
王昱東説:“很長時間以來,中國人不太認可藝術事業是非盈利的。博物館和美術館都是事業單位,但是博物館一般都是全額撥款的,而美術館卻很少是。大家都認為美術館是出租、展覽的場所,是要盈利的。同樣地,也沒有人認可畫廊是非盈利機構。在西方藝術比較成熟的國家,畫廊都是非盈利性機構,政策、稅收各方面都不一樣,包括收藏藝術品是可以抵稅的。而中國現在卻沒有,我們現在‘三步並做兩步’,直奔藝術商業時代,其實根本就沒基礎。”
李大鈞表示,房地産市場需要救市,是因為它跟民生有重大關係,它關乎政府稅收、銀行貸款等,甚至關乎國家經濟命脈。藝術品市場不關乎民生,不需要救市。目前藝術品市場正在洗牌的過程中,經濟危機加速了這種洗牌。董夢陽説:“我們應該著眼于建立豐富多元的收藏層面,而不應該去救市。”
問題困惑
喻文益:藝術品投資是最古老的行業也是最年輕的行業,一件藝術的過去價值我們是可以找到的,但是藝術品價值的未來又會形成什麼趨勢呢?這是我們無法預測的。
李大鈞:藝術資本這樣一個概念需要有個更加明確的定義。究竟什麼是藝術資本?我給不出一個明確的定義。而在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中,我也並沒有看到多少有價值的藝術資本。
梁長勝:當今所有美院培訓出來的東西都可以稱之為“陽春白雪”,一到社會上暫時是無法運用的。那麼我現在通過美院培養出來的人才宗旨又是什麼呢?
羅小華:中國人在普及藝術欣賞方面是一個空白。巴黎市的所有市民家裏都放一幅原作,這是一種理念,他知道應該買一幅原作。到地鐵裏隨便問一個小孩都知道夏加爾。而我們的藝術市場就缺乏這種大眾普及性。
董夢陽:當前收藏什麼樣的藝術品能夠保值、升值?我認為一定是自己喜歡的藝術品。
毛修炳:藝術品在未來的服務對像是誰?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
郭亞軍:作為資本我們最關心的是什麼?而資本為什麼要進入藝術品市場?
妙語連珠
喻文益:對於藝術品的投資、升值我們要自己把握,不要跟風。更不能把藝術品投資成功的偶然機會看成是必然的。
李大鈞:在現在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存在的現象是小魚在上,大魚在下。我們所看到的拍賣市場只是冰山中的一角,僅僅是海平面上的東西。真正的藏家還是很少出現在拍賣市場中的。
不僅僅是買自己喜歡藝術品的問題,藝術品畢竟是有性格的。在當前的世界格局中,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優秀作品價格一定會上揚。
梁長勝: 真正喜歡藝術的人,可能會把優秀的藝術品當做“毒品”,在買了第一件商品後,會忍不住再去買第二件、第三件。這種能夠代表美術史發展的作品都是超前的,要求收藏的人了解作品的收藏點,而不是把它作為普及性的作品去收藏,這就需要收藏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
董夢陽:畢加索的《抽煙斗的男孩》在蘇富比拍出了1.04億美元的天價,而在50年前,它只值6萬美元。這位收藏家之所以能把這幅作品留了50年,是因為他喜歡這幅作品,否則絕不可能留50年。
毛修炳:可以説,在藝術品市場中有錢+有名=名人,如果媒體僅用這些名人購買行為來作為反映市場的角度肯定是不行的。
郭亞軍:藝術品市場如同一片海洋,當退潮的時候,真正能留在沙灘上而不被帶走的才是精品。而當代藝術品在退潮的時候已經完全被帶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