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藝術市場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早期留法畫家緣何成為市場上的績優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3-12 22:06:39 | 文章來源: 鑒寶
 
香港佳士得2008春拍 吳冠中《桂林山村》 342.2736萬元成交


 
香港佳士2008秋拍 林風眠《湖畔農暇》 206萬港元成交


對近幾年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情稍稍有所關注的人不難發現,除了像張曉剛、岳敏君、曾梵志等這些焦點式的當代藝術家作品之外,民國畫家尤其是早年留法的一批油畫家的市場表現也非常搶眼,受到機構和藏家的追捧,拍賣價格持續走高。根據雅昌拍賣資訊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藝術家價格指數排名中,前10位中就有5位是民國時期留學法國的藝術家:常玉、林風眠、吳大羽、龐薰琹、吳冠中。除了吳冠中是在1947年入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學習,時間較晚外,其他人都是早年留法的畫家。雖然這些留法藝術家的藝術取向不盡相同,但在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卻幾乎都無一例外地受到市場越來越密切的關注,成為名副其實的市場“績優股”。除了徐悲鴻、林風眠這樣一直被市場、藏家和機構關注的熱門畫家外,常玉、潘玉良、吳大羽等人的市場表現近幾年也呈現迅速上揚的態勢,拍賣記錄屢創新高。

為什麼不是留日、留美或留英的畫家?

中國20世紀初的出國留學熱潮中,日本、美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是主要目的地。風雨飄搖的晚清政府終於不得不採取措施來適應時代的急劇變化,在日本向大唐帝國派出遣唐使後約1000年,清政府有史以來向日本派遣了第一批留學生。在早期留學生名單中,能夠見諸記載的、系統學習西方繪畫藝術的年輕人有李鐵夫、馮鋼百、李毅士和李叔同等。作為中國第一批主動走出國門、有意識地學習吸收西方油畫語言體系的藝術先行者,他們已經毫無爭議地進入到中國近現代油畫史和美術史的坐標中。但正如美術史學者呂澎所説,儘管李鐵夫被認為是最早留學國外並在藝術方面卓有成效的藝術家,但是他在藝術史上的位置具有更多的象徵性——這個評價對於其他人也是適用的。李鐵夫在紐約美術學院的同學馮鋼百有著在美國和法國留學的經歷,但是他和此時的其他畫家一樣,更多地是擔負起了歷史轉折時期的中國美術教育或者革命活動的角色。文獻記載的李毅士的作品數量微乎其微,這與他多才多藝而又身兼數職而無暇進行繪畫創作不無關係。具有傳奇色彩的李叔同更是精通詩詞、篆刻、書法、音樂、油畫等各個藝術門類,1910年,他攜日本妻子回國,不但組織文化團體,編輯諸如《太平洋畫報》、《文學雜誌》等雜誌,還投入了大量精力在美術和音樂教育上。才能和興趣的多樣化,時間和精力上的限制都使得李叔同在回國之後作品極少,畫家在日本所創作的大量油畫雖然被帶回國內,卻不幸毀於歷史動亂。由此可以看出,民國第一批出國留學畫家雖然具有開創性意義、雖然有深厚的功底和突出成就,但卻過多分身於美術教育和其他藝術門類及社會活動,因此在繪畫面貌和作品數量上不夠突出和豐富。這與後來留法畫家有著很大不同。

徐悲鴻與林風眠的歷史定位和美術史意義突出

二戰之前,法國一直是西方藝術的中心,也是外國留學生嚮往的藝術聖地。中國留學生逐漸拋棄作為西方藝術“轉述者”或“轉譯者”身份的日本,轉而選擇法國,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如果説李鐵夫等人的留學經歷和藝術實踐還只是一種自發狀態下的個人化行為,那麼到了徐悲鴻、林風眠、常玉等人這裡,這種留學和藝術實踐就已經具有了一種比較純粹的目的意識——那就是通過學習西方藝術來尋求中國繪畫面臨的困境。

這一時期留學法國的人很多,包括了龐薰琹、常玉、潘玉良、常書鴻、林風眠、徐悲鴻、吳大羽、顏文暉等一批知名畫家,其中尤以徐悲鴻和林風眠對於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貢獻最為重要。1919年赴法國留學的徐悲鴻更是基於改變中國傳統繪畫的困境和所謂的“弊端”而有意識、有選擇地對西方藝術進行學習。面對當時如火如荼的西方現代藝術潮流,徐悲鴻根據中國繪畫輕透視、輕結構等特點逆潮流而動,選擇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及以後的古典繪畫作為學習和改造中國繪畫的途徑。而且,1927年回國後,先後在各大美術院校任職的特殊的身份和影響力,使得徐悲鴻的藝術及其理念在中國美術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也使得他的繪畫作品一直以來就受到很大的關注,近幾年更是在拍賣市場上屢創天價。2006年,徐悲鴻的油畫《愚公移山》在翰海拍賣會上獲價3300萬元;同年該紀錄又被佳士得拍賣的油畫《奴隸與獅》所打破:成交價為5388萬港元。2007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徐悲鴻1939年創作的油畫《放下你的鞭子》以2000萬港元起拍,經過多輪較量,最後被一買家以7200萬港元的天價收入囊中。

林風眠被認為是“中西融合”的這一藝術理想的倡導者、開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義以後的現代繪畫的營養,與中國傳統水墨和境界相結合,並融入了個人的人生經歷,是已經接近了“東西方和諧與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畫家。相比而言,林風眠對於中國美術的影響比徐悲鴻要小一些,但是作為中國近現代美術變革中與徐悲鴻的藝術觀相對應的畫家,林風眠仍然是一位對中國美術史有著重要建設意義的大師,是整個20世紀中國美術界的精神領袖之一。林風眠的作品近年來無論是油畫還是國畫都受到藏家的追捧,在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拍賣會上也是頻頻刷新記錄。在香港佳士得2005年春拍會上,林風眠的《金秋》以510多萬元成交;香港蘇富比2005秋拍會上一幅《四美圖》以820萬元成交,每平尺達190多萬元。2007年春拍中,北京保利推出的林風眠的《紫衣少女》以280.5萬元成交,香港佳士得上拍的《靜物》則以213.8萬元成交。東外灘2008古董藝術品專場拍賣會中,林風眠的《人體油畫》等三幅小幅油畫成交價都在百萬元以上。2008年中國嘉德秋拍,油畫《霸王別姬》成交價為179.2萬元。

1   2   下一頁  


下一頁藝術品市場打假的憂思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