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之形”參展藝術家來自全球各地:荷蘭、突尼西亞、中國、希臘、美國。展覽清晰地表明瞭一點,這些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不僅認可並拓展了現代主義關於純形式的狹窄定義,而且以富有創意、跨越全球、極其個性的方式重新構造出了創造性的抽象藝術。
這樣一個展覽,展示出了東方和西方最前沿的現代藝術,呈現出各種能夠想像到的後現代形式,我們該如何理解和思考它的本質?展示存在和缺失、具體和飄渺、形成和成形等各種思想,探究藝術的作用,這又是屬於什麼範疇呢?
我們可以從跨文化、跨歷史的角度來研究這些性質的複雜定義,探究為何人類千年來潛心思索這些問題。
有些問題,在展覽上以嚴肅或者戲謔的方式提出來,是在各類已收錄文章有限的範圍內無法回答的。由於空間有限,也無法把這些問題的絲絲縷縷都表現出來,集中闡述各種理念,突出每位參展的優秀藝術家。然而,存在的本質,存在與創造性的表達方式之間特有的密切關係,是我在表述時間更長的平臺上演講和出版的主題。聚集於此的藝術家覺得重要的各種概念,本次項目的主題,我和粟多壯館長的精彩對話(我們有許多共同關注的話題),實際上是我在學術上的熱情所在。在這種熱愛的鼓舞下,我在這裡試圖做的是對整個展覽做出綜述,對展覽所提出的各種不同的理念做出綜述。
當然,對於“無形之形”這樣的展覽,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詮釋方式。最為常見的解釋是歐洲抽象畫作所傳遞下來的“無形”概念對我們的固有影響。在西方藝術史上,“形式”總是指具體有形的媒介,如顏色、線條、邊緣、質地、墨水、油彩等,還有主要強調(甚至是一味強調)空間裏純粹的符號或形狀如何排列的藝術家。在這樣的語境中,“無形”指的就是藝術中非形象、不描述日常生活中事物或理念的圖像或者物體。
這些關於有形和無形的解釋源自於一種假設,就是藝術始於古典現實主義,逐漸成熟完善,趨於非形象。這就是説,藝術越來越概念化,從以熟知的事物刺激視覺到更高層次、更深層次地觸及知覺演變。儘管這次展覽的藝術家的確了解並且採用了這種模式中的一些方法,我們現在認定這顯然是西方世界歐洲的構建方式。我十分確信亞洲、伊斯蘭國家、大洋洲、非洲等不具備現實主義藝術哲學基礎的或古或今的文化,會常常對二十世紀歐洲的抽象藝術的“進化”深感困惑,甚至忍俊不禁。
事實上,亞洲藝術反映出的美學和哲學理念始於抽象,本質也是抽象概念化的。我們在許多方面都可以發現這一點,無論是用一個簡單的抽象漢字去表達極其複雜的思想或情況,還是唐朝山水畫中採用的非現實的多視角構圖,目的不是為了紀錄“自然”,而是體驗萬物歸一的整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