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當代雕塑的格局中,我們應注意一些藝術家在創作中的身份跨越議題,也就是説,畫家兼雕塑家為一體,他們通常會運用某些硬質材料將其作品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製成三維雕塑來作為其藝術作品的延伸,這類作品均有著明確的符號特徵以及相對穩定的個人風格和容易辨識的形象。2003年前後,一些從事當代繪畫創作的畫家相繼加入雕塑家行列,在當時看來似乎對相對滯後的雕塑界注入了活力,這有點像當年西方現代藝術發展階段:以達利為代表超現實主義的畫家也兼有雕塑家身份,創作大量雕塑作品;又如畢加索也是如此。這形成了西方現代主義發展的一個新的景觀。這種藝術也形成了符號性特點,並對後來的藝術家産生或多或少的影響。所以不難理解,畫家從事雕塑或繪畫創作在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區別,差異僅僅體現在所使用的媒介上。最關鍵要看藝術家觀念和邏輯的理由。然而,國內有批評家對此提出了質疑,2003年伊始,以魯虹為代表的批評家率先提出當代繪畫“圖像轉向”問題,客觀而言,該問題的提出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2005年前後,何桂彥提出,“他們在創造雕塑作品的時候不應該簡單地、膚淺地將繪畫中個人圖像延續到雕塑領域”,何桂彥對符號化雕塑的批判不無道理。然而,孰是孰非不是一兩句話可以理清道明的。
不可否認,中國當代雕塑語言的多樣性和觀念的延展性無疑清晰地反映在新一代藝術家的藝術實踐中。他們以實驗性和前衛性的方法大膽探索與物質、空間、時間、過程、語境等相關的觀念和意義。
可以説,200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的楊心廣就是年輕一代藝術家的突出代表。他的作品繞開對日常生活的描述和對政治話語的表現,而是關注個人的內省和體驗,作品通過與觀眾身體或直覺之間的關係,令人聯想起物質的變化和過程,其作品對材料的人為改動和展示又與“物派”(Mono-Ha)幾乎同出一轍。但與“物派”不同的是,楊心廣多采用木料和沙子作為表現媒介,雖然工序對雕塑作品舉足輕重,但更強調物質材料人為性及其變化過程,即時間、行為、數字、塑形以及結果的持續關係。楊心廣的作品本身悉數封存了生産的全部痕跡,他受啟于“物派”,但更注重時間的過程、體驗和狀態,讓人從結果中去領悟對物質改變的這一個過程。
近年來,“UNMASK”是最受關注的藝術家組合。它由三位年輕藝術家劉展、匡峻和譚天煒組成。其作品呈現出“中性符號”的“雙性同體”與“異性扮演”的特徵。“UNMASK小組”如同其他“80後”藝術家一樣崇尚“自我”,作品帶有極大的個人化色彩,表現“自戀”、“時尚”、“性別顛倒”、“詭異”等特徵,這使得他們的作品具有極強的視覺表現力。他們的那種“半透明”雕塑頗具代表性,再現了視覺“感官美”,充分利用了“留空”的手法,在人體上製造了鏤空和片斷的視覺效果,但又不失使整體線條與形體所構成的圓潤流暢之美,人體猶如“記憶的殘片”,讓觀者的思緒在整體的留空中虛構與延伸,這是一種猶如中國畫的空靈之美。在最近的作品中,“UNMASK小組”聚焦于自我,將自己對於美的領悟直接轉入個人的話語敘述中,將自我形象轉化為一種流行形象,讓觀者去體驗雕塑的美感,去思考雕塑的觀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