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形式語言的多樣和自由並非隨心所欲的率性而為,實際上,在作品的構想和實現過程中藝術家要經受很多的磨難,而材料所具有的生命力就在於此。今天,作為視覺傳達和意義表述的當代藝術創作已經很少在藝術的門類和媒介的使用上限定自己,它以新的綜合方式為我們提供精神表述的新視角,這其中材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品質決定於藝術家思想和精神的力度,以及表現與創造的準確程度。材料在説話,展場在述説,材料“話語”所能傳達的“內容”最終實現在藝術家創造的作品語境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來的當代藝術發展中,世界主要的藝術博物館和當代藝術展越來越注重各國女性藝術家和土著藝術家以編織和刺繡、拼貼等傳統手工語言創作的作品,這一點從2007年的第12屆卡塞爾文獻展中就可以看到。軟性材料因其柔和、細膩而多變的特性,對塑造形體極其有力。可以使用編織、纏繞、縫合、切片、撕裂,疊置、穿透、剪裁等各種方法,用偶發性擺脫事物原有的形式和秩序,從而達到三層境界:1、用自然的形體來部分地替代模倣造型的形體。2、用自然物來取代模倣造型的物體。3、用恢復自然狀態的方法來取消人工造型的慣例。軟材料以其倣生形態與現代大工業的機械形態相對立,以其生命自然的微觀敘事與人類歷史的宏大敘事相呼應。在中國雕塑界,以施慧為代表的一批女性藝術家,包括林天苗、黃艷、高蓉、任雪梅等,正在將這種編織和縫紉、拼貼為主要手段的“軟雕塑”向前推進,並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自1945年以來,當代雕塑藝術一直在不斷地豐富和拓展自身的領域,“雕塑與空間”概念的引入,不僅使雕塑藝術在空間、形態以及形式語言上有所突破,也使得傳統的慣性思維得以解放。當代雕塑進入了傳統雕塑難以觸及的視覺領域和心理體驗,特別是軟雕塑的形態和纖維材質的獨特結構、軟材料的表現語言和日常生活中柔性現成品的運用,推動了富有人文精神特質的新藝術的生成,正在成為當代雕塑藝術創作中一股重要的力量。在21世紀的今天,物質材料空前豐富,如何善於利用這些身外之物,表達現代人的豐富內心,是身處21世紀的中國雕塑家面臨的重要學術課題。
説到新世紀以來的中國雕塑的發展,還應該提到中國當代雕塑的教育正在發生的緩慢而又堅定的轉變。它源於中國的美術學院雕塑係的教學與創作,正在發生饒有意味的漸進變化,其中,對於青年一代雕塑家的培養和支援,已經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等,近些年都涌現了一批很有才華,勇於創新的青年雕塑家,他們是中國當代雕塑發展的希望。已經舉辦了3屆的“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評選與展覽,由全國八大美院雕塑係共同主辦,體現了中國雕塑界關懷青年,鼓勵後學的優良傳統,以及評委們對於包容、開放、原創這樣一些當代藝術價值觀的理解與推崇。入圍獲獎的作品具有豐富的藝術形態,反映了青年學生對於不同的藝術觀念與創作方法的理解與追求。獲獎作品並沒有清一色的以寫實雕塑為主,在材料語言上也有很大的差異,説明瞭評委們希望中國雕塑“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開放心態。其次,評委們注意到入圍作品普遍地具有青年人對於當代社會變化的敏感性,並且在藝術語言上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泥塑翻模的基本模式,而是採用多種新的材料,掌握了相當優秀的材料處理技巧,這反映了近10年來中國高校雕塑教育的長足進步。當然,評委們最為看重的是青年學生大膽想像、勇於創新、反對墨守陳規和盲目追求流行時尚,他們鼓勵青年雕塑家對當代社會的深入思考,在雕塑藝術語言上具有較高的視覺表達品質,這也成為作品獲獎的重要標準。概括地説,寫實雕塑的創造性轉換、中國傳統藝術資源的利用、現代生活的反思、獨特的創意構思、色彩在雕塑中的普遍運用、精湛的現代材料語言、當代藝術觀念的拓展,是“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評選中反映出的近年來青年雕塑家創作的若干方向。
回顧1978年以來的中國雕塑,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的雕塑發展,我們看到,當代雕塑對於中國雕塑界來説仍然是一個有待展開的歷史性課題,需要有一個較長時段的創作實踐。在目前的狀態下,我們看到傳統雕塑的形象實體仍然佔據重要位置,這是因為雕塑家所受的教育背景制約著他們的創作思維,他們在人們習以為常的雕塑形象中,力圖拓展其不同的組合結構所具有的新的文化內涵,以及意義理解與闡釋的多樣性。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當代雕塑具有廣泛的發展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如果只是一種形式與細節的豐富,或是追求新奇的樣式堆砌,缺乏對雕塑藝術語言明確有力的原創性思考,則有可能在含糊、瑣碎的拼湊之中喪失對自然與人類的信心。我們希望在多樣化的當代雕塑實踐中看到更為堅定的方向性的探索,從而使中國當代雕塑具有更為鮮明的個性化面貌。
2011年9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