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展覽

中國當代油畫史上的獨特坐標——羅爾純油畫藝術簡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26 10:07:24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在中國油畫界,羅爾純先生是一位默默的耕耘者。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裏,他甘守寂寞,從不追逐名利,卻把一生獻給了藝術,鍥而不捨,孜孜以求,成就了深厚的藝術造詣。他久居鬧市,卻寂寞守道,為了他所醉心的藝術,“大隱隱于市”,在自己精心打造的精神家園裏,慘澹經營著他的油畫創作,被人們稱為“隱士畫家”。這讓我想起在蘇州的另一位大畫家——明代吳門畫家沈周,被稱為“長洲大隱”,一生布衣,終生不仕,遁跡出世,在他的書畫世界裏度過一生。隱士的類型各異,有先仕後隱式,有終南捷徑式,有終生不仕的等等,其中的最高境界當是由天性所使然,散淡平和,從心所欲,毫無功利之心,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處士型隱士。羅爾純就是這樣一位處士型的畫家,對他來説,功名利祿都是身外之物,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畫出自己想畫的畫。這並非是一種消極遁世的行為,相反他依然是積極入世的,他是以出世的精神來做入世的工作,由此顯現出他的隱逸人格的魅力。

羅爾純為人低調,性格內斂,不擅言説,但內心卻涌動著不可遏止的浪漫情懷。馬蒂斯説:“所謂表現,對於我並不就是在臉上爆發出來的熱情,或通過一個強烈的動作來表示。它更多的是存在於我的畫面上完美的佈局。”這恰如羅爾純的作品,是他受到物象的自然形態由情感化的作用變形的結果,是由內在的精神表現所創造的藝術真實。而在他的這些充滿激情的作品中,藏著一個真實的羅爾純。

多年以來,羅爾純一直處於往返北京和巴黎之間的所謂“候鳥式”的創作狀態,使他有一種強烈的視覺定向和方向感。他的這種候鳥式的“遷徙”,其目的在於以一種拿來主義的態度不斷從西方吸取養料,與此同時也向西方推介中國藝術,併為他的中西調合的藝術實踐服務。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二元對立已成為中國藝術發展最根本的邏輯線索,但其發展的終極目的,則在於促成全球化語境中中國藝術的本土化,而不是在“後殖民主義”話語方式下的立場轉換。沒有差異,就無所謂交流和對話;沒有地域性,也無所謂全球化。我們需要的,是通過對世界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的借鑒,最終形成多元共生、和諧融合的全球性文化生態。事實上,在東西藝術的交流中,通過雙方努力是能夠找到相同的語境和共同的對話基礎的。這主要表現在藝術創造本質和主體精神中的內在聯繫,在發掘自身文化資源下在審美視角和視覺思維上求同存異的文化表述。今天,地球正在變小,橫亙在此岸與彼岸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小。貢希裏希説:“論地理,歐洲跟中國遙相暌隔,然而藝術史家和文明史家知道,這地域的懸隔未嘗阻礙東西方之間所建立的必不可少的相互接觸。”全球化藝術語境的大勢正在走向平等與融合。平等,是對民族文化的創新活力的強烈自信;融合,是全方位以及多元共生。羅爾純的候鳥式的藝術交流,就是這種在平等與融合的相互接觸後的並置與對話。他以一個藝術獨行俠的藝術創作實踐和人格力量為我們作出了表率。

現時人們常常感嘆藝術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傾向,這已是有目共睹的現實。這種傾向的本質正在於畫家審美精神和文化品格的貧乏化。而羅爾純先生的高尚人格,就是對這種功利化和庸俗化傾向的文化反撥。在油畫創作中,技巧固然重要,但這畢竟只是基礎,實質起作用的還是畫家自身的審美精神和文化品格。儘管藝術家也必須具有與所有能工巧匠一樣的精湛的技藝,但是藝術家的創作是一種實現思想和人文關懷的“心靈的活動”,技藝只是供藝術家的心靈驅使的手段而絕不是目的,重要的依然是藝術家的文化、個性和閱歷,並由此變成 “人格化了的精神力量”。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