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雙喜:轉型期的學院與公共藝術教育

時間:2014-10-23 11:56:56 | 來源:中國知網

資訊>展評>

一、學院與全民紊質教育

1998年4月3日,李嵐清副總理考察中央美院,在與中央美院幹部、教師座談時指出:“美育是素質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培養跨世紀的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著重要意義,希望中央美術學院及其他藝術院校在培養專業人才、師資的同時,在促進普及美育,推動素質教育工作中也能發揮更大作用。”在這次座談中,李嵐清強調了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他不僅指出美育對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品格,提高思想道德水準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從科學角度指出,美育有助於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對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李嵐清的講話反映了世界教育的大趨勢,即21世紀世界各國高等教育都把目標對準了調整、加強學科建設和注重人才全面素質的培養;同時也反映了中國藝術教育即將進入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型期。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五句話”,即“發展先進生産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動社會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些論述已經涵蓋並且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論斷。新的“五句話”既同馬克思主義“促進每個人自由和全面發展,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理想相銜接,同時又明確把它限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也就是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的特殊本質。十六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産黨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也體現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近年來,美術界提倡“大美術”的藝術理念,與此相應,我們也應提倡“大美術教育”的觀念。所謂“大美術教育”,即是將現有的專業學院藝術教育與普通學校藝術教育、師範藝術教育,以及公共藝術教育(社會藝術教育)整體考慮,確立一個全民族的整體藝術教育體系,也就是從幼兒園開始,直到大學,乃至終身,全面提高所有受教育者的藝術修養,形成健康積極的審美態度。通過提高受教育者的藝術素質,全面提升中華民族的文明素質。有學者稱為“當代藝術教育的一體化”,“藝術教育的一體化既是當代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趨勢,更是未來學校藝術教育的理想目標。我國把普通學校藝術教育定位為“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內容和途徑”,同樣預示出學校專業與非專業藝術教育將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的發展趨勢。

但是,就中國的藝術教育特別是學院的專業藝術教育現狀來看,我們在這個藝術教育的轉型期看到的卻是學院藝術教育與當代社會和全民審美教育的斷裂。這種斷裂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學院藝術教育與中國社會發展的斷裂,特別是藝術與“社會弱勢群體”的關係日漸疏遠;二是與學院藝術教育與師範藝術教育在教育體系上的雷同.三是學院藝術教育與社會公共藝術教育的脫節。就學院內部來説,上述三種斷裂源於學院專業藝術教育重視專業知識與技法、輕視藝術史與人文學科的價值取向,以及學院藝術教育未能看清自身在國家整體藝術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

我們首先討論學院藝術教育與社會發展的斷裂。改革發展以來,中國社會的各方面都在走向現代化,並且迅速進入了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制度性接軌。應當説,中國經濟、文化與世界“接軌”是大趨勢,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接軌”的另一種作用,即它也是一種將社會拉斷的力量,接軌在使一個落後國家的先進部份變得更加先進的同時,也拉大了先進部份與落後部份的差距,當先進部份與落後部份的關係日趨疏離、不發生關係時,就出現了社會的經濟與文化“斷裂”。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孫正平認為,中國社會在90年代中後期已經進人“斷裂的社會”。什麼是“斷裂的社會”?簡單地説,就是“在一個社會中,幾個時代的成份同時並存,互相之間缺乏有機聯繫的社會發展階段。”“斷裂的社會”不同於“多元的社會”,“多元社會”是20世紀60年代西方的一個概念,它的含義有三點,一是在社會結構分化的基礎是形成的不同的利益群體,相互承認每個群體的利益都是正當的;二是以自主多元的政治力量為基礎的政治框架;三是多樣性的社會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意識的存在,其中沒有一種是“唯一正確”的。“多元社會”與“斷裂社會”的區別在於,前者雖然是多種社會力量、價值觀、利益訴求並存,但他們基本上是處於同一時代的發展水準,社會各部份能夠在交流、對話、協調中形成一個整體的社會,而在“斷裂社會”中,不同的社會利益群體卻處於相互隔膜,不能相互溝通與影響的生存狀態中。資料表明,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在世界上已經居於前列,經濟增長已經與社會發展脫節。由於與世界的接軌是更多的發達科技企業進人中國,四、五千萬知識缺乏、年齡老化的下崗人員已經不再可能進入迅速發展的以高新科技為基礎的現代工業。中國目前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約為2.5億人,其中1億多人已進城成為農民工,農村貧困人口約1億,加上城市失業下崗人員4千多萬。1億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也只能從事城市中人們不願意從事的以體力勞動為主的低技術、低收入、密集型勞動。下崗失業人口、農民工與廣大農村的貧困農民,構成了中國社會數量巨大的貧困人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弱勢群體”。在電影《可可西裏》中,一方面是保護環境與自然物種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因環境惡化而不得不參與屠殺藏羚羊的牧民。在山西省,一方面是日益污染的水源與空氣,另一方面是亂採亂挖的小煤窯與礦難事故,但是地方政府能夠為了不污染環境而不發展地方工業嗎?為了眼前的生存,“先污染,再治理”,這樣的荒謬現象在中國還有很多。

90年代正是中國當代藝術與世界(西方?)藝術迅速“接軌”的年代,從許多藝術家不斷受邀參加西方的大型國際展覽到中國各大城市此起彼伏的雙年展,還有國際策展人到中國的頻頻造訪,中國藝術品價格的急劇攀高,藝術品拍賣的炒作熱潮,數十萬人報考美術學院的考學熱,全國有數百所綜合類與理工類院校開辦設計專業係科。我們的問題是,當代藝術創作和當代藝術教育與上述幾億貧困人口的生活究竟有什麼關係?90年代以來,不僅那些以裝置、行為、影像藝術與國際接軌的所謂“先鋒藝術”,與中國社會的“弱勢群體”發生斷裂,就是學院裏的藝術家,也在與畫廊、拍賣公司的關係日漸密切的同時,逐漸淡出了社會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在中國當代文化的發展中逐漸邊緣化。

對於學院藝術教育與社會的斷裂,中央美院黨委書記楊力先生指出:“中央美院長期封閉式的辦學,影響了我們對國家高等教育發展形勢相對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對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即人才培養、知識貢獻、服務社會特別是後一個功能理解不清,導致了一定程度上學校不了解社會,社會不了解美院的狀況。”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目標,教育部長周濟指出:“高等學校要特別重視抓好繼續教育,繼續教育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也是高等教育為社會服務的重要形式,我們為社會培養人才,提高民族的素質,是為社會做貢獻,這個潛力非常巨大。”應該意識到,中國的高等教育正在從傳統的以學歷教育為中心轉向“以學歷教育和終身教育為中心”。中國的高等藝術學院必須在這一發展過程轉机變觀念,在培養少數高品質美術與設計人才的同時,為全社會的公共藝術教育做出貢獻。通過對國家文化、教育和經濟發展的卓著貢獻,得到國家與社會的認可與支援。

中央美院在建國後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這是因為中央美院順應了歷史潮流,在建國後的每一個歷史時期都積極地參與了當時的文化建設,以藝術服務於社會。例如中央美院的革命歷史畫已經成為新中國美術史的經典。學院藝術教育如果不關心社會的具體的文化需求,就會被社會逐漸遺忘。當前報考美術學院的火爆現象並不能掩蓋美術學院在當代人精神生活中逐漸淡化的尷尬處境。

延安時期建立的魯迅藝術學院是中國共産黨在20世紀建立的第一所革命藝術學院,這所學院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強調學院與社會的密切結合,在《魯迅藝術文學院教育計劃及實施方案》中明確規定:“有計劃的定期外出實習;或作實習表演、或舉行展覽。並經常進行各種社會活動,以加強與民眾聯繫,從他們中間獲得經驗與批評。”困這一規定成為魯藝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為了深入社會,胡一川于1938年打報告給魯藝院領導,成立了“魯藝木刻工作團”,團員有彥涵、羅工柳、華山,深人到太行山敵後根據地,在八路軍129師、120師、115師部隊搞木刻、辦展覽。1940年春節前夕,胡一川遵照北方局領導人李大章的指示,創作了《軍民合作》等8套浮水印套色新年畫,用染布顏料和有光紙,趕印了一萬多張,在西營鎮集市上擺地攤,不到3個小時,就賣出了幾千份,此舉受到了彭德懷司令員的來信表揚。

二、學院與公共藝術教育

提倡中國高等藝術學院關注社會公共藝術教育,正是強調大學的歷史使命與學術責任。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起源於歐洲中世紀。當時,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組成“行會”,與外界的宗教勢力進行鬥爭。在這個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遷校自由權、設立特別法庭和內部自治權、大學師生享有免稅和免役權、師生參政權和教授審定教師資格權等為核心的大學自治模式。到19世紀初期,以柏林大學為代表,又發展成以“大學獨立與學術自由”、“科研是大學的主要職責”為核心的現代大學的“學術自由”理念。在這裡,大學的學術自由和學術權利始終是以大學對學術的追求和對真理的探索為使命的。1999年,我國高校的自主權也被《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的確定了下來。但高校自主權的落實不僅在於外在約束的不斷減少,還在於高校的學術精神、學術責任和學術使命真正成長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作為學術組織而享受到真正的學術自由和學術權利。

曾任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現任中國美術館館長的馮遠教授談到中國美院的學術思想傳統時,將其概括為3個方面:一是注重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意識;二是注重專業教學及藝術創作方法的多樣性和相容性,鼓勵專業學科在各白領域內不同方向的深人研究和對藝術整體的宏觀把握,同時注意營造寬鬆有益的學術探討氛圍與環境;三是提倡不斷開拓求新的創造精神,主張不同形式的研究探索,目的在於創造具有時代精神的中國當代藝術。

我認為學院裏的藝術家不同於社會上的藝術家,作為一個藝術教育者,他的社會責任感,不僅在於他以自己的創作參與時代的文化建設,更主要的,是他自己的藝術觀念與技能,傳授給青年學生。通過這些學生,對整個社會的審美水準的提高産生積極的影響。由此,他的學術使命就不僅在於藝術技能的傳授,更在於對整個人類藝術文明的理解、探索與傳承。

從這一角度來看中國的師範藝術教育,可以看出師範專業藝術教育與社會的需求存在著很大的斷裂。現行的師範藝術教育,長期沿用與模倣專業的學院藝術教育模式,用“培養專業藝術家的教學內容、課程結構、教學方法和評估標準來培養普通學校藝術教育的師資力量,其中最突出收問題是藝術實踐和技法課程比重過大,而藝術史和藝術理論等文化課程比重不足。“除了比專業美術院校多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的課程,在其他課程設置方面,與專業美術院校區別不大。這使得師範藝術院校畢業的學生大多數仍然懷有成為專業藝術家的理想,不安心公共藝術教育工作,同時也缺乏對青少年進行全面的審美教育的綜合知識與能力。造成了師範藝術教育與社會審美教育需求的斷裂。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