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大色素——于艾君個展用"間接繪畫"拓展素描維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9-09 16:25:2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于艾君個展“大色素”作品《塵埃星系》

    時值中秋之際,于艾君個展“大色素”在北京季節畫廊如期而至。此次展覽由盛葳策劃,分為《黑畫》和《明度練習》兩個系列,比較完整而系統的展現了于艾君對繪畫的認識、他的創作理由及其對“第三繪畫”的理解。

    無論是《黑畫》系列還是《明度練習》,于艾君的繪畫世界沒有浮躁討喜的味道,它們樸素、簡單,甚至用藝術家自己説來就是追求一種“土氣”的繪畫。大小尺幅的作品都存在於黑色與白色之間,再沒有其他花哨的顏色、顏料堆積或者是張揚的筆觸。這樣的黑白色彩讓人一下子就聯想到了素描的黑白灰,的確,于艾君的繪畫可以看做是對素描的一種拓展,他格外用心地強調素描的繪畫性。然而在談及黑白灰的關係,藝術家則有其獨到見解:“素描不光是黑白灰,素描是一種激情中的狀態。素描可以有很豐富的顏色和內容,繪畫就是可以這麼簡單,抽離到最本身的東西上。我很自信的認為繪畫是一種狀態,應該如此呈現。”


批評家夏可君前來參觀


開幕現場

     雖然藝術家本人對於繪畫的技術過程表示拒絕和排斥的態度,但是還是不得不提及于艾君特殊的創作方式:他的作品將繪畫的形式因素降到最低,只用紙、鉛筆、黑色顏料和油墨來進行創作。而在這一過程中,也涉及到了拓印的方式。這就將行動放在一種未知的結果中,減弱藝術家對畫面直觀的視覺控制。

    由於涉及拓印和油墨的運用,藝術家的創作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及未知性,每幅作品都可能會畫兩三遍,有的則是反覆好多次才會成功,這種不斷失敗、以及對未知的探索也成為了于艾君創作的重要過程——雖然他給觀眾呈現的是一個既定的視覺觀察,但是對自己而言則是一個未知的創作,然而這種最原本的創作卻足以此承載藝術家個人的氣質。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在談及他的創作時,于艾君表示,“我在背面涂有顏料的空白布上繪畫,壓力使顏料轉寫到另外的紙面。 拓印技術所帶來的未知感使繪製過程看起來有點像巫術表演。我迷戀這種具有表演和密集勞動雙重特質的,為了未知性的描繪。很多時候我以塗鴉的,漫不經心的筆法轉呈形象,同時,我有意不去表達存在物的現實物質感,這可能會使得形象之間産生一種奇妙的關係。”

    這種黑白效果不僅讓人想到素描練習,更讓人聯想到黑白木版畫。然而,版畫的因素在他的畫面中是一個技巧因素,版畫有“複數性”,但藝術家在這裡打破了作品的“複數性”,于艾君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唯一的,是屬於繪畫的,而不是簡單死板的印刷與複製。在此,藝術家逃脫了版畫的固定性,將藝術家本身及其創作解脫出來,擁抱自由,並在未知中游離與探究。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當下很多作品和展覽都極具裝飾性,呈現出刺激的、視效的,甚至是討喜的視覺效果,而于艾君反其道而行——個人情感對繪畫的參與對於于艾君來講是最為重要的。他追求一種看起來很“土”的繪畫方式,因為“土”就是很原始的、純粹的,它更接近本質的、由基本元素構成而無他繁雜修飾的內核。而這也正是在於艾君看來最有意義的事情,並成為他未來探索的一個方向。

    在採訪中,于艾君表示,“説到底,我致力於一種具有個人性的‘繪畫文體’的實踐或創建。這種實踐可能是冒險或不合‘資本’會‘操作’時宜的,但我喜歡這種冒險,這方面我是不計成本的人。我的作品所具有的未知性和未來性將可能——或必然——以一種“鈍感力”對峙于某些小清新的悅目之作。至少我希望我的作品具有這種方向性。”

展覽現場

    從根本上看,無論是《黑畫》還是《明度練習》,在於艾君的作品中,既沒有“再現”,也沒有“表現”,甚至沒有“思考”,唯有“行動”及其後果而已。“視覺”和“圖像”就像“屍體”一般,只是“靈魂”的寄居之處。而這也正是于艾君通過“間接繪畫”不斷強調的,對於個人意志及氣質的追求。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5日。


2010《杯具》之五 紙上綜合材質110×152.5㎝


2014《抹子》紙上繪畫 161 × 246㎝


自然, 紙、油彩拓印、鉛筆 ,34.6 x 44cm, 2009


樹新風, 紙、油彩拓印、鉛筆 ,34.6 x 44cm, 2009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