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詩詞、小説中,經常提到一種行禮方式——叉手禮,比如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詩中有“入郡腰恒折,逢人手盡叉”。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第十五回《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中有:“……梁中書大喜,隨即喚楊志上廳説道,‘我正忘了你,你若與我送得生辰綱去,我自有抬舉你處。’楊志叉手向前稟道‘恩相差遣,不敢不依……’”文字的描述畢竟不夠形象、直觀,叉手禮是什麼樣子?同為叉手禮,唐代的和宋代的一樣嗎?從古代的壁畫中我們可以了解這些問題。
安陽唐代趙逸公墓中出土的壁畫,上繪一名正在行叉手禮的侍者;發現于洛陽的宋墓壁畫,畫中也有一位正在行叉手禮的侍者。仔細觀察兩人雙手的姿勢,我們可以發現他們之間是有差別的,唐代叉手禮的行法是兩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翹。宋代的叉手禮,也是兩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但右手、左手的拇指都上翹。可見同一種禮儀在不同時期是略有不同的。宋代叉手禮的行法在五代時期就有了,著名的傳世畫作《韓熙載夜宴圖》中幾位“叉手示敬”的男子,其雙手的行握方式與宋墓壁畫上的一樣。
到了南宋,叉手禮的姿勢又發生了細微的變化。南宋人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對當時的叉手禮行法做了詳細描述:兩手交握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拇指,左手拇指向上,小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伸直。
由史書記載和出土實物資料顯示,叉手禮這種行禮方式,出現于唐末,流行于五代、遼、宋、金、元時期的。這種行禮方式無論男女老幼都可行使,是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行的一種禮,以示尊敬。
據此,我們就容易理解柳宗元的“入郡腰恒折,逢人手盡叉”的詩句了。因為參與的改革遭到失敗,柳宗元被趕出京城,貶到永州,做了永州司馬。在唐代晚期,司馬是個品級很低而又沒有實權的閒官,所以,官職低下的柳宗元不論走到哪兒都得屈身事人,叉手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