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墨言新語”當代水墨展亮相北京1+1藝術中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6-01 20:31:3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墨言新語——當代水墨展”開幕式現場

2014年6月1日下午,“墨言新語——當代水墨展”在北京1+1藝術中心開幕。學術主持夏可君,策展人李璇以及十四位藝術家來到現場參加開幕式並與觀眾進行交流。此次展覽參展藝術家分別是,陳子、戴光鬱、杜小同、何瑋明、賈秋玉、李戈曄、李婷婷、呂鵬、雷子人、沈沁、田衛、王勁松、王煜、徐加存。

水墨有待於再次發生,當水墨第一次在唐代後期與宋代發生時,有著文人與佛教的生存美學背景,那麼,如果水墨在現代性之中再次發生,必須借助於什麼條件?在當前已經沒有“文人”的教化與生存背景下,我們有著什麼樣的條件可以讓水墨再次發生?水墨如何再次開始新的言説,心性在當代如何有著個體的心聲與自由的品格?

水墨的自由來自於每個藝術家自身的創造性想像,“水墨由自”之自由,或“墨言新語”之“新墨”,包含著兩個方面:一個是讓水墨回到自身的品味,即讓墨在墨中,水在水中,讓水與墨以新的方式重新相遇,再次相破,破墨而出;一個是藝術家要回到個體的身位,回到個體的墨言與心語,以勃發的生命中讓水墨重新獲得自由的性格與品格。只有當藝術家對水墨品性有著當代思考,水墨才可能重新發生。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現代性處於瞬間破碎與永恒持久之間的分裂之中,現代性帶給了我們豐富的視覺感知模式,當下中國混雜現代性中個體自由艱難的生長處境,以上這三個要素迫使我們轉換已有的水墨語言。

我們也需要新的墨言與新語,本次展覽的藝術家們在激活水墨自身的潛能時,也在自覺形成自己的個人語言:其一,他們或她們都試圖把傳統的“倣古傳承”向著現代性“時間終結”的經驗轉換,試圖在古意與夢想之間尋找到內在的張力;其二,讓水墨的材質表現力獨立出來,讓水性與墨性,紙性與筆性,以及閱讀方式向著視覺性的普遍性轉換,轉換傳統的“筆墨程式”,使之向著“材質形式化”的現代視覺感變形;其三,從個體獨有的生命體驗出發,把從個體生命經驗中生長出來的情感付諸於明確的個體符號,來確立自身在世界上存在的見證,結合傳統心性的“氣質變化”修養與現代性的“自由默化”,在混雜現代性的命運中讓藝術成為靈魂自由表達的出口。

觀眾觀看展覽

參展作品

如果有一種新的水墨,應該能夠結合這三點,其一,有傳統的筆墨訓練,但必鬚髮明自己的筆墨新技術或獨門絕技;其二,要有自己的形式,但必須是普遍的,不僅僅是中國符號,能夠與西方的形式語言對話,而並非模倣;其三,有新的精神觀念,有精神意境,但不是點子觀念,而是可以生長的精神,不斷把自由的空間打開。

我們看到這次展覽的畫家們都試圖在三個方面給出自己的風格與姿態。而且讓個體自由的經驗得以表達,他們有著默化與墨化的持續生長性,讓自由與自然內在地結合,把古意與夢想結合,其中有著水墨未來展開的方向。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30日。

展覽現場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