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光心影——傅旭明當代水墨作品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4-04-04 14:31:38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主    辦:金陵美術館

承    辦:南京澄懷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

藝 術 家:傅旭明

展覽總監:吳立平

策 展 人:徐家玲 王霄婷

開幕時間:2014年4月12日上午10:00

展覽時間:2014年4月12日至27日

展覽地點:金陵美術館(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剪子巷50號)

出世的觀者

文/徐家玲

傅旭明是70後水墨最早的發起者、組織者和參與者之一。他的創作在每一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變化,是一位積極探索的藝術家。傅旭明做過長年的記者,這一職業使他保持了對日常生活的敏銳度,同時,在許多的創作中,傅旭明也使用了攝影鏡頭作為基本構圖來使用,所以即便看他任何時期不同的作品,日常的視覺經驗和攝影構圖都是他作品最基本的特徵。

傅旭明近年的繪畫逐漸從水墨布面轉換成水墨紙本,這一點其實對材料工具的控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另一方面,宣紙與水墨的再次碰撞也提供了一個可能性。從布面轉向紙面,傅旭明在水墨的表現力上更得心應手,而他的畫面也越畫越大。從單一的街頭小景到鄉村田園長卷、月色荷塘再到視野開闊的深林,傅旭明對水墨語言的表現要求也越來越高,他似乎想窮盡“墨分五彩”的可能。以水墨表現光影,是傅旭明作品重要的視覺特徵和追求。在我看來,描繪樹林和荷塘光影效果的作品代表著傅旭明開始從探索走向成熟的創作表達,是他作為一個藝術家形成獨立語言風格的標誌。傅旭明的作品中我欣賞的有幾幅精品,他所畫的樹林真正做到了一種生命氣息,把光照下的生物,包含生機的動態畫出來了,這讓我想到了希施金《松林的早晨》,也想到了印象派如何理解上帝之道一樣去理解光,傅旭明一定對自然有著一種理解,那樣的效果才會被合理的呈現。

傅旭明的作品,往往畫的都是我們日常所見,也畫那些不起眼的,也許僅僅是城鄉結合部的林蔭水溝,他的觀察具備一種穿透力,從旁觀的角度欣賞這個社會的變化,這個社會一切普通的風景,普通的人,而無論是人還是物,在他的畫面看似衝突,但又有一種無差別的處理。他是一個居士,是用出世的眼光看待這個鮮活的世界,那些常人看來毫不起眼的景物,都最終成為他樂於表現的對象。

登高 138 69cm 宣紙水墨 設色 2012年


 林蔭 138×69cm 宣紙水墨 2006年

北大的荷塘 138×36cm 宣紙水墨 2005年

  荷塘月色 138×69cm 宣紙水墨 2009年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