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路:國際化與特展
博物館走向世界,並不僅僅是擺著捐款箱的入口這一條路,網路也是捷徑。2013年大英博物館網站的使用流量增加了47%,達到1950萬次訪問。對此,麥格雷戈頗為自豪,他説:“在博物館展覽,在全國、國際上借出及巡迴展覽,在大螢幕上和在網上觀看,顯示這個確實充滿活力的收藏是屬於全球公民的,也為他們所用。”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在博物館網站上瀏覽總有隔靴搔癢的感覺,但凡有機會都要走到櫥窗前,一睹文物的真容,也就是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大英博物館連續多年成為英國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雖然名叫大英博物館,但蜂擁而至的人中沒有幾個是來看英國文物的,他們都是想到這個文明的殿堂來認識世界。
總體而言,英國的各個博物館很好地發揮了認知窗口的作用。除了大英博物館外,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五強中,其他四個席位也都被博物館包攬。泰特現代美術館、國家畫廊、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均是遊客青睞之地,這些博物館的魅力和它們的館藏一樣,魅力經久不衰。
英國旅遊局的統計顯示,2013年海外遊客來英國旅行的次數超過3000萬人次,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行程都包括造訪博物館和畫廊等英國文化機構。英格蘭旅遊局的執行總監桑蒂·道説,“我們擁有良好的文化藝術氛圍,這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由於有龐大的參觀人數作保證,英國的博物館也經常策劃一些專題性的特展。這些特展一方面可獲得社會贊助,另一方面可靠出售門票取得收入。比如,大英博物館這兩年陸續舉辦過“埃及亡靈書”、“阿富汗文物”、“印度之夏”“龐貝古城”等特展,均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其中,“龐貝古城”在6個月的展期中賣出了47.1萬張票,成為大英博物館歷史上第三大最受歡迎的展覽。最受歡迎展覽的頭兩位分別是1972年吸引了160萬參觀人次的“圖坦卡門”,以及2007年吸引了85萬人次參觀的“中國兵馬俑”。
除了展現宏觀歷史的特展外,大英博物館也舉辦一些“小切口”的國際特展,比如2013年年底就舉辦了為期3個月的近代日本情色畫展,展示了150件日本情色藝術品,堪稱該博物館歷史上一次大膽的展覽。
麥格雷戈表示,“‘性’在日本文化中有兩面,一面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樣,但另一面卻又非常不同。”展覽以春宮圖的形式,展現出“性”在日本及歐洲的差異。以現代的眼光來看,春宮圖頗類似當代日本卡通,且鮮有圖片是完全裸體的。雖如此,博物館還是規定了只有16歲以上人士才能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