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空-氣》
2014年2月18日,由紐約否畫廊舉辦的藝術家林延個展《林延:空-氣》在天理文化中心舉行開幕酒會,本次展覽從2月15日將持續至3月13日閉幕。展覽呈現了林延根據天理空間特意創作的兩件水墨宣紙裝置——“呼”與“吸”,以及5件紙本作品。本次展覽由Dr. Thalia Vrachopoulos和陸瑜華(Michelle Y. Loh)策劃,展出的作品體現了藝術家近年來關於中國日益加劇的環境問題的集中思考。與此同時,否畫廊將展出藝術家的另外6件紙本作品。
藝術家林延
中國自1978年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生機勃勃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伴隨著日益加劇的環境問題。氣候變化,物種滅絕,土壤酸化等現象阻礙可持續發展,而城市綜合症,水質污染,電磁輻射等問題則直接威脅著居民的身體健康。2013年北京及附近省份頻繁出現的霧霾現象讓中國大氣污染問題得到全球關注。林延的“空-氣”計劃是對環境問題的直視和探討。
開幕現場
主展廳的裝置作品“吸”由宣紙和水墨組成,繪有木炭素描飛鳥的紙本水墨覆蓋了天花板和墻面以上的部分,像是烏雲籠罩的天空背後有光隱約透出,輕盈的飛鳥試圖突破沉重的黑色霧霾,求得生機。同時,林延在天理前廳的過道創作了另一件作品“呼,”白色的宣紙在光線下呈現出微妙和空靈的肌理。林延只用黑白兩色創作,如同在有限的音域中作曲,通過黑白色調的細微變化繪製出色彩層次。她用宣紙和墨進行創作,但並沒有採用傳統的筆墨技法,而是在深層上呼應了中國古代書畫理論中“即白以當黑,”“墨分五色”的思想,用自己的方式將紙和墨的語言帶入一個與空間和光相結合的語境中。中國一直保持唐代(618–907AD)以來的手工造紙技術,自然的植物纖維留在紙中,使得手工紙的本色、肌理産生差別,通過重疊擠壓,即使是白色也能體現出不同的層次。而墨與水作用,呈現出焦、濃、重、淡、清的微妙變化。除傳統的宣紙和水墨材料外,林延在創作過程中又加入了紙做的輪胎,以及塑膠袋等從生活環境中隨機撿來的物品,將污染的空氣直接納入作品中。林延並不僅僅停留在對環境污染的批判,在她的烏雲背後,始終存在著光明,孕育著一個新生的明天。
批評家羅伯特C·摩根現場接受採訪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13日閉幕。
關於藝術家:
林延 (b. 1961, 北京)198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追隨外公龐薰琹,母親龐壔的足跡去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深造,生活和工作在北京和紐約。林延的作品始終貫穿著陰陽、太極、對立統一等東方哲學,中國歷代用於書法繪畫的傳統手工紙,以最簡單的黑白兩色以及材料創作。她在許多重要國際機構舉辦過個展或群展,包括美國華人博物館(紐約),中國美術館(北京),德國德累斯頓國家博物館,何香凝美術館OCT當代藝術中心(深圳)等。2013年,她的大型素描和宣紙雕塑在紐約地標建築熨斗大廈Prow藝術空間展出,並參加了元典美術館的群展《紐約北京這裡那裏》。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呼(局部),2014 水墨宣紙裝置 5.3×2.7×4.3米 2014 林延, 致謝否畫廊
吸,2014 水墨宣紙裝置 9.1×3.96×1.82 米 2014 林延, 致謝否畫廊
吸,2014 水墨宣紙裝置 9.1×3.96×1.82 米 2014 林延, 致謝否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