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10月在上海黃浦江濱江區開幕的“西岸國際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之後,由印尼華人收藏家余德耀創辦的余德耀美術館于2014年1月7日在濱江區舉行落成儀式,這預示著首個私人美術館進駐上海“西岸文化走廊”。這座由龍華機場大機庫改建而成的美術館,東臨濱江的龍騰大道,北依豐谷路,總面積達9000多平米,它將成為黃浦江邊又一文化地標,為上海增添新的城市文化名片。
華麗變身 從“商業巨頭”到“大藏家”
此次余德耀美術館在上海落成,余德耀本人坦言這不僅是對藝術愛好的滿足,也對祖國的愛心的表現。他説:“視野是人生的一部分,視野並不一定要賺錢,你如果能夠做一些對自己很開心的事,而且對整個文化有貢獻的事,何樂而不為呢?我不覺得我做得多麼偉大,這是順其自然的,但是我所做的事可能會影響一些人,所以做這個事情我很開心。”
作為印尼第三大農業公司的商業巨頭余德耀,也是中國當代藝術品的大收藏家,其收藏以數量龐大、系統化裝置藝術收藏豐富為特點。他曾在2011年美國《藝術+拍賣》雜誌發佈的藝術權力榜中位居全球第八,並多次入選權威藝術雜誌《藝術評論》(Art Review)評選的“國際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榜單。而他收藏當代藝術的這股勁來自於當初的創業精神。
余德耀很早就獨立了。二十六歲時,曾經帶著向父母借的七千美金加上飛機票,隻身來到美國邊學習邊打工。慢慢的三年半後,從普通的打工仔變成了一個副經理。在他二十八歲時,家人參股的一家公司經營難以維持,他便從家人和其他股東手裏買下這家公司的全部股份,開始自己創業,連週末也不願意閒著,忙著買地建農場。他説:“那時候很辛苦,但我當時對事業的追求太過認真,認真到把自己累倒、生病。”等到買藝術品時,這種精神又回來了,不斷的學習、看書、看畫、買畫,“就像剎不住的汽車,怎麼也停不下來。”他形容道。
靠農業發跡的余德耀從2005年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他説:“我們是當代的人要收藏當代藝術才具有當代意義。我主要收藏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這一時期具有歷史意義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這段時間是中國第一代當代藝術最寶貴的創作。”這與余德耀文科背景和生活經歷有關。文科學習的背景讓余德耀對帶有文化性和歷史性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同時由於年輕時在新加坡的生活經歷中耳濡目染了中國文化,所以對漢文化有著更深的吸引力。在與巫鴻的對話中,他曾回憶説:“七十年代末,新加坡剛剛開放,中國電影、民歌、毛澤東的書籍都傳到這裡,當時我是高中生,那時候每天晚上我都聽新加坡廣播電臺裏播的中國民歌,所以現在很多民歌我都會唱。這就建立了我對中華文化的偏好,也體現在我的收藏體系中。”
從他購買的第一件當代藝術是郭晉的踩單車作品開始,幾乎涵蓋了中國當代藝術史上所有聲名顯赫的藝術家,包括中國當代藝術的F4,還有曾梵志、劉煒、徐冰、周春芽、俸正傑、黃永砯、丁乙、張培力等,有油畫也有大型的裝置藝術。當然,他現在還收藏國外當代藝術的作品,如阿德爾、卡特蘭等。
如果説,中國當代藝術是以“線性”方式收藏,國外當代藝術則為“點狀”收藏。但是中國當代藝術是他永遠收藏的方向。
私人美術館的當代格局
私人美術館如今被認為是除官方美術館外最穩定的美術館,它不同於擁有集團支撐的民營美術館,私人美術館的靈活性最強。張培力認為:“由於私人美術館是由強大實力的個人創辦,可以不像官方美術館不用受體制的影響,也沒有過多的運營壓力,藏家的藏品可以作為美術館最主要的資源,如果藏家擁有開闊的眼界,對私人美術館未來發展也將帶來新的血液。”
擁有華人傳統和國際視野的余德耀希望其美術館擁有文化氣質。在選址時,余德耀經過多方考慮,選在上海不單單因為其夫人是上海人,他認為早期海派文化讓上海擁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同時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其海納百川的政治氣候也很適合海外人。
由於私人美術館靈活的機制,美術館目前還沒有確定館長,美術館的人員框架仍然未知,而開館展卻已先行。據悉,余德耀美術館首展將於今年5月舉行,屆時將展出來自余德耀收藏的百餘件當代藝術的作品,在主空間將展出其收藏的大型裝置藝術。此後還將展出陳箴、卡特蘭等當代藝術家的個展。展覽並不多,預計每年舉辦兩場展覽。
之所以遲遲未確定美術館的人員架構和館長,余德耀表示選擇館長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他不僅要懂中國的國情,有中國當代藝術知識背景,還需要了解國際當代藝術。所以希望在開館展期間,慢慢物色到一個合適的館長。開館展預計有6到8個月時間。
但是整個展覽的組織和策劃均由著名藝術史家巫鴻負責,余德耀與巫鴻此前已有“君子協定”,余德耀負責收藏,巫鴻負責美術館的展覽策劃,兩者互不干涉。因此,余德耀在美術館的運營中並不扮演任何重要角色,他僅僅是創始人和收藏家的身份。
余德耀解釋,這麼做不僅能讓美術館展覽的學術性不受到干擾,也能保證作品的品質。他説:“收藏會有失敗的時候,但是將展覽與收藏分開,我的收藏便不用擔心會影響到展覽的品質。”而他選擇巫鴻擔任策展人是因為他最了解其收藏。
而美術館的資金主要來自余德耀基金會,這已接近國際私立美術館模式,同時也包括餐館、藝術衍生品商店,還有美術館場地舉辦的高端活動的相關收入,實現自身的“造血”功能。
有生活品味的文化地標
近年來,隨著藝術收藏的火熱帶動了私人美術館的建館熱潮,從上海首傢俬立美術館原弓美術館的建立到去年龍美術館、昊美術館的建成開館,均引起了眾多媒體的大量關注。這不僅是因為它展示藏家真正收藏的實力,同時也將對本地區藝術發展産生重大影響。中央美術館學院教授趙力也曾經發佈言論認為,私人美術館的建立預示私人收藏向公共領域的轉變。
私人美術館除藏品吸引人之外,其館體建築成為最為吸引眼球的地方,各大私人美術館邀請國際著名設計師主持設計。此次余德耀美術館的改建邀請了日本70後建築師藤本壯介擔綱,他2013年出任全球聞名的英國蛇形畫廊夏季展廳的設計師,並獲得兩年一度的“馬庫斯建築獎”(Marcus Prize for Architecture)。
他在改建中創造了全新的“綠盒子”概念,不同於傳統美術館“白盒子”,他在3000平米的玻璃大廳旁引入了戶外的綠樹,聯合了老機庫改建的主廳和東面濱江戶外空間,將這個玻璃大廳變成一個“綠盒子”的公共空間。老機庫令美術館富有視覺衝擊力與歷史的滄桑感,而新建的玻璃大廳則讓其充分體現親和力,二者融為一體,使其成為上海新景觀——西岸的地標式建築。
余德耀説:“認識藤本壯介是在4年前,被他極簡主義的風格所吸引,感覺非常適合當代藝術的氣質。在經過細化的公共設施後,我希望這裡可以成為人們休閒、聊天,暢遊精神的地方,讓這個美術館變得更有生活味道。”
談及未來發展,余德耀並沒有給它制度發展計劃,他任務藝術發展本身是感性的,很多事情都是順其自然發展,或許將來有一天我離開美術館,但它依然存在。
因此,美術館目前並沒有自己的館藏。作為一個私人美術館,表面來看並不符合它自身的邏輯,因為幾乎所有的私人美術館都其館藏,如上海創辦一週年的龍美術館,其館藏均來自劉益謙、王薇夫婦多年個人收藏。但余德耀表示個人收藏並不會作為美術館的館藏。
他指出,在將來其私人美術館將變成公共美術館,它不再是個人擁有的美術館,也不是國家所有,而是由很多人支援的美術館,它最終會成為公益性的公共空間,這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他説:“我希望我的美術館在未來可以和國際私人美術館平起平坐,像MOMA、古根海姆美術館等,它不會因為我的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