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中東歐國家博物館館長考察團到訪中國美術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25 16:08:16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9月22日下午,中東歐國家博物館館長訪華考察團抵達中國美術館,開始了對中國美術館的訪問。考察團成員均為中東歐地區的國家博物館館長以及主要負責人,其中包括捷克、波蘭、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拉脫維亞、羅馬尼亞、波黑、黑山等多個國家的歷史博物館,自考古博物館和民俗博物館。按照計劃,考察團將到訪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的重要文博機構,在全面了解中國博物館的同時尋求多項專業領域內的交流和項目合作。在考察團光臨中國美術館之前,已先後訪問過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是北京訪問的最後一站。14時30分,接待考察團的座談會在七層學術報告廳舉行。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副館長馬書林以及中國美術館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出席了座談會,與考察團成員就美術館發展的廣泛話題進行交流。

范迪安館長十分歡迎訪華考察團的到來,並表示,中國文化部十分重視建立國際博物館間的交流合作。特別是中國在進入新世紀以來,文博機構發展迅速,中國美術館也在新形勢下展開了廣泛的國際交流。中國美術館作為國家級美術館,主要聚焦于20世紀以來的藝術收藏,20世紀是中國美術發展的重要階段,藝術品作為社會發展的視覺文獻,記錄了歷史和國家的社會變遷。中國美術館目前擁有10萬件館藏作品,這些藏品包括20世紀以來中國最重要藝術家的作品和4萬件民間藝術品,以及少量的外國藝術收藏。在展覽方面,中國美術館每年會舉辦百餘個展覽,包括自主策劃的學術性展覽以及很多藝術家的群展和個展。在文化部舉辦國家文化年裏,中國美術館也和很多國外的文化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隨後,范迪安館長向考察團詳細介紹了中國美術館的場館情況,並表示新建的國家美術館擁有巨大的展陳空間。中國美術館也期待在新的文化形勢下與中東歐博物館在展覽項目之外,建立起公共教育、藏品保護、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多項領域的交流合作,共用彼此的專業經驗。

立陶宛國家博物館館長洛麗塔·亞布隆斯基涅女士作為考察團團長發言時表示,考察團由南歐、北歐和中歐三個重要地區組成,每位館長都代表了自己國家的獨特文化和博物館收藏的重要遺産。歐洲在經歷20世紀中期的動蕩和劇變後迎來了新的時期,隨著各國文化不斷崛起,現代和當代藝術走向大繁榮,歐洲各國都有引以為榮的文化。考察團在北京走訪期密集地了解了中國藝術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並對中國當代藝術也投以關注。洛麗塔女士還表示,中東歐博物館的館長們都十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考察團此次到訪也是在為了在中國尋求合作機會,希望未來吸引更多熱愛藝術的中國觀眾去歐洲參觀。

在會議進入自由交流環節時,各國博物館館長圍繞博物館之間的合作話題與中國美術館工作人員進行自由對談,並向范迪安館長詢問了中國藝術的現狀以及與中國美術館合作的相關問題。

最後,館長范迪安代表中國美術館向訪問團贈送禮物,並陪同訪問團的成員參觀中國美術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