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繪畫

周波藝術展于中國美術館舉辦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23 14:08:3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對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喜愛藝術的人來説,周波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師承嶺南畫派,擅人物繪畫,創作題材多源於日常生活;他在中國畫中融入了西方素描技法,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今天下午,在中國美術館5、7號展廳內,周波先生反映“生活之美”的主題展覽正式對外開放。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藝委會、中國畫學會、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

本次展覽係周波先生的首個北京個展,共展出了周波先生115件中國畫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既有周波先生早年的經典之作,也有近幾年的新品佳作。周波先生擅于直取各式人物場景的現場速寫入畫稿,來呈現生活真實鮮活的原貌。為了創作,周波先生走訪祖國各地,用純樸真切的繪畫語言反映了當地勞動人民的生活以及他對美好生活的讚許。他筆下的牧民、農婦、商販、牙醫、菜農、工人、漁民都是那樣快活,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在作品的背後,我們感受到的確是這位人民藝術家對大自然的那份深厚博愛的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真摯情感。

在創作技法上,周波先生將西方素描的因素融入中國畫中,他的人物畫設色鮮麗,在處理筆墨線條時大膽而準確。他在繼承嶺南繪畫的基礎上汲取了漢唐壁畫的鮮艷色彩,同時吸收了印象派繪畫中對透光色的冷暖處理方法,使作品在歡快的筆墨之間透露著沉靜。

周波熱愛生活,他通過一雙細心觀察的眼睛,發現了太多蘊藏在生活中平凡而又美好的樂趣;他把勞動人民再平常不過的生活表現的有滋有味。觀看周波先生的作品總是會引起觀眾會心的微笑,並喚起人們的思考。從周波先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諦就蘊含在這許許多多平凡的小事中,它們雖平凡無奇,但用心積累起來便擁有了可觀的厚度和感動人心的力量。對於很多藝術家來説,從生活中攫取的素材是要經過加工和提煉的,但在周波先生的作品裏似乎從來不重視後期的琢磨製作。他憑藉著達觀灑脫的生活態度,將對生活的一腔熱情融入進作品裏。在展廳內,我們不難發現,周波先生的作品基本看不到相同的構圖方式,作品往往給人一氣呵成的輕鬆之感。

周波先生向來不追求深刻與沉重的主題,他所帶給大家的是可喜的真實,在真實的反映生活中帶給藝術新的希望。就像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丁亞雷所評價,周波的藝術創作通過他作品中的形象得到昇華,那些曾經被這個時代所忽略的生活瞬間和生命存在,正是構成這個多元世界的細胞和構成宏大歷史畫卷的主題。卑微與崇高、瞬間與永恒在周波的筆墨中交織,這既是他的靈感來源,也是他所理解的藝術真諦所在。

展覽在5、7號展廳呈現,時間將持續至9月28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