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于2011年6月24日在紐約MoMA舉辦個展,入選了今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自1971年啟動的Projects項目。參展作品是宋冬同其母親趙湘源共同完成的《物盡其用》,這件作品是由一萬多件日常用品組成的龐大裝置,2005年于東京畫廊首次展出,之後2006年參加了第6屆廣州雙年展,2008在柏林文化宮展出,並且今年出現在英國Walshall當代美術館的“亞洲再印象”展覽之中,看來該作品具有很高的展出曝光率,但是經過多次展覽後,這次進入紐約MoMA仍然具有特殊的意義。
紐約MoMA啟動的Projects項目,旨在推出國際上具有先鋒意識的前衛藝術家,並且使他們進入到國際性美術館體制當中。這個項目為多位當代藝術的領軍人物舉辦過個展,像比爾·維奧拉(Bill Voila),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等。紐約MoMA自1929年創建以來,逐步發展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現當代美術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現代藝術大師的經典代表作,重視藝術史的發展邏輯與學術的梳理,其間紐約MoMA經過4年的整修擴建,耗資8.58個億,2004年重新開館後,紐約MoMA決定逐步從“現代”走向“當代”,紐約MoMA館長格蘭·羅瑞(GlennD.Lowry)表示:“這座以收藏現代主義藝術作品著稱的博物館將把關注的重心投向‘二戰’以後的當代藝術,尤其是現在的各種藝術實驗,如錄影、網際網路等多媒體藝術,以便和當代社會保持更緊密的互動關係。”
《物盡其用》與其説是一件作品,不如説是一個歷經多年而成的項目,它是由趙湘源女士多年來積攢的生活用品組成,其中不乏具有幾十年曆史的肥皂、斷掉的娃娃腿、飲料瓶蓋、鍋碗瓢盆等共上萬件。這種帶有偏執性的收集精神一方面源於趙湘源因陷入失去丈夫的極大悲傷中,藉以收集物品來緬懷、填補一種精神的缺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為無疑體現出了一代人的生活哲學,這與歷史時期中的中國社會所處的現實有關,對於經歷過物資極度匱乏年代的人而言,“物盡其用”成為一種生存之道,這種思想帶有深刻的社會歷史痕跡,趙湘源正是通過自己多年收集生活用品的行為十分極致地表達了這種精神。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宋冬的母親趙湘源今年元月因為救一隻被困于樹上的小鳥而不幸遇難,這個令人悲痛的事實使大家都陷入了悲傷與緬懷,也將成為這次展覽無法彌補的遺憾,但是趙湘源女士的這種精神無疑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當然,這件作品的成型,除了趙湘源的多年積攢生活物資的行為外,宋冬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生活物質組合在一起之所以成為一件重要的藝術作品,與藝術家對生活中存在問題的思考與提出是分不開的。宋冬從一種日常行為之中,提取出了一種精神與哲學,使這些生活日用品進入到藝術的評判標準之中卻具有深刻的學術意義,宋冬通過這些物品,展現出的是一種精神、一種觀念意識。“物盡其用”將個體與社會的關係凝聚在“物”本身,使社會狀態與個人生活狀態在不同的時代對比下,産生了一種顯性的關聯性。我們會發現,物盡其用的觀念或許對於當今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現狀而言,看似有些過時,甚至無法理喻;在新的社會情勢下,沒有人再去講求物盡其用,而是不斷地追求更新,其主要的原因歸結于社會的發展與物資的富足成為人們浪費的資本,但是以這種生産與消費的速度,無疑導致的是未來的物資匱乏,那麼物盡其用則又將成為一種必須施行的生活策略以及精神標準。對於這種觀念的思考,使我們開始反思現存社會存在的問題,而這種符合邏輯的歷史轉變與對未來的擔憂,也反映出消費主義思想盛行的弊端。這使看似過時的物盡其用的精神獲得了一種積極的意義,它很當代,甚至很前衛。
這次紐約MoMA選擇宋冬的這件作品進入Projects項目展出,無疑我們會發現“物盡其用”的精神與美國這樣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形成一種強烈的反差。或許這也是MoMA選擇該件作品進入項目的原因,這種個人精神或許對於美國人而言是難以想像的。這次展覽的策展人芭芭拉·倫敦(Barbara London)説道:“我和我的同事Sarah Suzuki一起為這次的項目展覽系列挑選了‘物盡其用’,這件作品以紀念碑式的體量揭示人性和尊嚴,美術館的觀眾可以從中發現日常生活之新的意義。當有些人在變幻莫測的現實前迷失了過往,宋冬卻以此為我們解釋了革新的積極意義”,“物盡其用”首次是在東京畫廊展出的,由巫鴻策劃,這次紐約MoMA展覽在策劃方面,將會更有選擇地展出其中的物品,傾向於選擇可以集中地體現出具有個人的精神性的物品來展示,展覽進行到9月7日。為配合宋冬在MoMA的展覽“Projects 90:宋冬”,紐約佩斯維爾登斯坦在25街畫廊于6月25日舉辦一個藝術沙龍。“Projects 90:宋冬”的策展人之一Sarah Suzuki與藝術家及評論家一同展開一次名為“中國當代藝術文化”的對話,從社會與政治語境的角度探討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問題,以及其與西方文化、中國傳統藝術間的關係。據聞研討會結束後,宋冬將再次現場表演吃盆景行為作品,並與到場嘉賓共同完成該表演,同時放映作品《吃山水》(Video)。想必這次佩斯維爾登斯坦與紐約MoMA的學術合作與冷林的雙重身份脫不開關係,冷林既是宋冬代理畫廊北京公社的老闆,同時也是佩斯維爾登斯坦分支機構佩斯北京的總裁。
宋冬作為60年代的藝術家,一直在不斷地探索自己的藝術道路,他的作品大多從社會與個人兩個角度出發,體現了一種平民式的、蘊藏于生活之中的藝術精神與生活哲學。他不斷地探索與思考生活的細節,並從中悟出一種哲理,並以一種特有的形式錶現出來,甚至這種形式有時是隱藏在一種似有非有的狀態之中。宋冬的作品一直是具有實驗精神的,難以歸類,但是與中國生活狀態、文化以及意識形態都淵源頗深,我們可以發現他的作品真正地蘊含了一種中國固有的精神。像1995年于拉薩進行的行為《印水》,以及之後的《水寫日記》、《水寫時間》等系列,都體現出一種有關“悟”之道,以及宋冬創作的影像作品《水中撈月》、《砸碎鏡子的邊界》、《摸父親》等等,將現實與影像的特質融入一種形式之中,冷林曾在文章中提出宋冬的作品具有一種“隱形式”的特徵。2008年在上海證大美術館的宋冬個展,展出的作品也算是對宋冬多年藝術創作的一個回顧。
宋冬雖然是一位成熟的藝術家,但是他的作品一直保有先鋒和實驗精神,並且在不斷地創新,這可能也由於他一直留有對藝術的那份激情。宋冬一直都受到學術界的肯定,收藏其作品的一般多為美術館、藝術機構以及一些真正懂得當代藝術的藏家,但是在市場方面並沒有大紅大紫,今年在蘇富比的拍賣上,其代表作《印水》(三十六張一組)的成交價格為704,000RMB,相對於他的學術成就而言,市場潛力還有待挖掘,加之這次得到紐約MoMA這種國際學術權威機構的認定,宋冬的作品在市場方面還是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這次的個展,值得關注的是宋冬為Projects項目自創建以來的第一個中國藝術家,並且紐約MoMA為中國藝術家舉辦的個展寥寥無幾,似乎除了張培力之外,並沒有其他藝術家在MoMA舉辦過個展,這也預示宋冬在國際藝術領域將更加活躍。多年來,不管中國的藝術家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的表現如何叫好,但是在以西方為中心的評斷體系中仍處於邊緣地位,宋冬這次以“物盡其用”進入紐約MoMA也將為自己的藝術生涯開拓一個新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