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威尼斯雙年展:國家展館模式與當今時代格格不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04 15:58:15 | 文章來源: FT中文網

在威尼斯城舉辦的國際藝術展(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與它1895年首次創辦時所為人熟知的一樣,被視為全球首個正兒八經的藝術展。1907年,首個國家展館——比利時展館——在威尼斯島最東邊的綠園城堡(Giardini)興建,綠園城堡面積寬闊,是一座公共花園。在接下來的25年時間裏,許多西歐國家以及美國也依葫蘆畫瓢,都在威尼斯興建了自己的永久展館。

在接下來的50年時間裏,只有不到20個國家參加威尼斯國際藝術展,但1945年後,參展國家數出現了增多,上世紀80年代與90年代,參展國家數再次增加。很快,綠園城堡所能容納的展館數達到了極限,很多國家如今在軍械庫(Arsenale)的舊船塢裏、或是在威尼斯城的周圍租借展覽場地。

今年是第55屆威尼斯藝術展,展覽主題為“百科殿堂”(The Encyclopedic Palace),策展人是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年輕及初出茅廬的藝術家雲集威尼斯,但今年的金獅終身成就獎(Golden Lions)卻頒給了兩位歐洲老藝術家——83歲的馬利薩•默茲(Marisa Merz)與94歲的瑪利亞•拉斯尼克(Maria Lassnig)

策展的國際博覽會是本屆威尼斯雙年藝術展的重頭戲,將繼續秉承主題的連貫性,但威尼斯雙年藝術展迥異於其他雙年展的無疑是它展示了各國的獨特風情。然而,國家展館的模式似乎與當今時代格格不入:許多藝術家平時就不在自己的母國生活與工作,而滿世界跑的策展人、藏家、畫廊老闆以及簇擁者這類人一年到頭都是轉戰于各種雙年藝術展、藝術博覽會以及畫廊開張。

因此,從某種程度説,威尼斯雙年藝術展可能顯得有些過時,然而,隨著每年的藝術希望之星紛至這座人滿為患的城市辦展覽,威尼斯的知名度顯然是與日俱增。今年的88個參展國中,有10個國家屬於首次參展,它們的名字體現了複雜的地緣政治版圖:安哥拉、巴哈馬(the Bahamas)、巴林、象牙海岸、科索沃、科威特、馬爾地夫(the Maldives)、巴拉圭、圖盧瓦以及羅馬天主教教廷(The Holy See)。我採訪形形色色的藝術家與策展人,問他們為何仍唸唸不忘威尼斯雙年藝術展。

智利展館:藝術家阿爾弗雷多•伽(Alfredo Jaar)

“我第一次受邀參加威尼斯藝術展是1986年,那次展覽讓我名揚國際藝術界。我當時年紀輕、名不見經傳,是生活在紐約的智利人。當時的藝術世界與現在不一樣,並非全球一體化:一般人很難滲透進西方藝術界的堡壘中。

實力不俗的觀眾潛力無窮,因此我熱盼今年能與他們分享自己的理念。但威尼斯雙年藝術展仍是各國藝術精英薈萃之地。儘管有些情況在慢慢發生變化,但綠園城堡中的各個國家的官方展館仍最引人注目。目前仍有160個國家沒有在此建正式展館,但一旦決定建館,就必須想方設法在威尼斯投錢找地方。我的作品《威尼斯,威尼斯》(Venezia, Venezia,見右圖)就是應因以下事實:像智利這樣的小國也必須在軍械庫租借場地以展示自己的存在。

國家展館模式完全沒有體現出文化界的發展現狀。我感覺要不了多久,整個綠園城堡會成為純展覽園區,策展人屆時邀請全球各地的藝術家到此設場辦展覽。國家展館會漸漸淡出歷史舞臺。”

德國展館:策展人蘇珊•甘斯海默(Susanne Gaensheimer)

“今年,更多國家決定參加威尼斯雙年藝術展。參展國家希望通過藝術在國際場合展示自己的軟實力,這個重要性似乎越發明顯。

今年,對我們來説異常重要的是要利用這個機會展現德國四海一家、國際各種藝術匯聚的國家形象。在我們實際生活中,可以親眼目睹整個德國社會越趨多元化。我所選的三位國際知名藝術家——艾未未(Ai Weiwei)、桑圖•莫佛肯(Santu Mofokeng)、戴安尼塔•辛格(Dayanita Singh)——都與德國關係密切,但我覺得參展團隊中有一位德國藝術家(注:羅穆阿德•卡馬克(Romuald Karmakar))同樣十分重要。

如何代表德國,我選擇以開放而非封閉觀念來理解國家認同。這就涉及了我們與法國互換展館的重大決定,這個提議10年前就提出了,但今年我們一致同意應該付諸實施。

我覺得國家展館的模式並非已經過時——只要你覺得所謂國家認同就是代表了一個國家各種錯綜複雜情況。國家展館並不僅僅只是展示該國最知名的藝術家。”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