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全國兩會上一份關於博物館的提案,引起各方關注。他在提案中指出,中國博物館建設要從“數量增長”走向“品質提升”,在規劃建設新館的同時,更要發揮現有博物館的社會效益。
在《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對於博物館的定義中:博物館是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非營利性永久性機構,並向大眾開放。它為研究、教育、欣賞之目的徵集、保護、研究、傳播,並展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證。
然而,博物館在中國的真實處境是普遍的利用率低下。“熱熱鬧鬧建館,冷冷清清運營”的背後,暗含了一系列博物館在中國發展的困境。
只重數量,不重品質
單從數量上,中國已躋身世界博物館大國之列。截至2011年底,中國博物館總數已達到3589座,幾乎每2-3天就有一座新博物館誕生。但另一項數據顯示,在國有博物館免費開放的情況下,全國博物館每年接待觀眾約5億人次,換句話説,平均每位國民2-3年才走進一次博物館。
另一方面,單霽翔指出,中小博物館佔了全國博物館總數的80%以上。由於體制性障礙,造成國家投入不足和社會資源稀缺,致使很多中小博物館生存艱難,直接導致文物保護、科學研究和陳列展示功能的削弱。
利用率低的問題在縣級博物館尤為明顯。山西臨猗縣博物館館長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由於資金不足,博物館安防和展廳條件都達不到要求,“偶爾辦個展覽,因為害怕文物被偷走,只能用複製品取代。大家的首要任務也就是看管好庫房裏的文物。”這也讓很多博物館成為裝點門面的擺設。
事實上,在一些博物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資金等客觀原因,對於博物館定位和認知的落後,才是其利用率低下的真正原因。“中國對博物館,尤其是國有博物館,賦予了更多傳承和收藏功能,但僅有藏品,難以維持一個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博物館,於是才出現利用率低的問題。”中國金融博物館館長白麗華告訴記者,“國內博物館一般只是藏品展示,而在國外,博物館則是文化休閒的場所。我們還沒有把博物館和庫房區分開來,體制的僵硬化又讓博物館更多被定義為一個行政機構,承擔的任務大多數是為政府服務,人員和管理都缺少市場化動力。”
上海博物館教育部主任郭青生認為,“我們的博物館大多數是國家撥款或行業撥款,數額相對來講比較穩定,不太利於提高博物館舉辦展覽和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像美國,大部分是私立博物館。它想得到資金,就必須在社會上有影響,必須善待觀眾,必須有好的文化活動。中國博物館利用率低,是因為博物館做的不夠好。重數量不重品質,是因為我們還不了解什麼是現代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