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66歲退休美術師10年畫就《古城重慶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03 11:16:01 | 文章來源: 重慶晨報


陳德君《古城重慶圖》局部

12米絹本長卷上,百年前的重慶街景栩栩如生

66歲的退休美術師陳德君像扛著一根圓木一樣,扛出他那卷畫在白絹上的《古城重慶圖》,小心翼翼鋪在因加長加寬而有點搖搖欲墜的畫案上,使我想起小時候大人們縫大鋪蓋的場面。他這幅畫長12米、高1.8米,就像幾床舖蓋心子縫成一床的面積,“東西大了,很惱火”,畫太大,給裝裱和展出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至今一籌莫展。身材跟他的畫一樣高的陳德君是個大嗓門,中氣十足,就像他畫上那些已經消逝的寺廟道觀和教堂的晨鐘暮鼓,一開腔就震得我耳朵嗡嗡迴響。

涂山

陳德君從小就和老重慶結下了畫緣。小時候家住望龍門望江飯店(原聚興誠銀行),每天早上推窗一看,透過解放西路,穿過長江,就看到河對門南岸山上“涂山”兩個大字。“當時字裏面刷了白石灰,非常打眼,後來就淡下去了,有個時期,字跡不明顯了。我還畫過一幅油畫《風雨涂山》”。

媽媽從一師畢業後,在石橋鋪小學教書;爸爸是老川大的畢業生,在衛生系統工作。父母從小就給他講大禹治水的故事;下半城的老評書則是另一種鄉土教育,“二府衙街口、望龍門纜車站、西三街都有老茶館,我們都可以去蹭評書來聽”。

小學讀的是東華觀小學,東華觀古時候是從現在解放東路儲奇門派出所依山而上,綿延到較場口骨科醫院的道教建築群,覆蓋上下半城結合部,現在只剩下凱旋路拐彎處的都要陷進地下的藏經樓了。

每天上學放學的路線,現在看來,更是標準的舊城一線遊:“從望龍門望江飯店出發,經過現在工商聯所在的府衙、西大街、巴縣衙門,然後穿過文昌宮、文化街,就到學校了。放學有時走另一條線路,從解放東路出來,穿過白象街回家”。

媽媽在石橋鋪教書,不是每個週六都要回家,在家裏六兄妹之中排行老幺的陳德君,就步行去看媽媽。這條線路,就是古代出城通向成都的官道:通遠門、七星崗、兩路口、浮圖關、大坪、七牌坊、石橋鋪,“從朝天門接官廳開始,到大坪七牌坊,渝中區有70座牌坊,有的在官道上,有的在重要住宅、寺廟和軍營門口如左營署邊;有些牌坊規格很高,最高有明朝皇帝題額的”。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