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現當代中國工筆畫大展在京舉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14 15:23:0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齊白石《蟲草四開》

2012年11月13日,現當代中國工筆畫大展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開幕。50件當代工筆畫藝術家的優秀作品集體亮相,代表中國當代工筆畫最高水準。

“一個人,要想説明大自然,那麼,他的想像就要比大自然還要寬廣”,而歷代優秀的中國畫家們,則和他們的作品一起,對這句話做了充分的註釋。千百年來,在中國畫藝術中,這種寬廣的想像力比比皆是,優秀的畫家總能用帶有生氣的筆墨,把存在的世間萬物和內心的感受相結合,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使後人通過他們的作品,不僅僅能夠看到其所描繪的“象”,更能發現其中的“意”和一條延續古今的文脈。

如果説,寫意畫是用洗練的筆畫表達了中國傳統文人的情懷,那麼,妙機其微的中國工筆畫,表現的則是畫家心中的安詳。作為中國畫藝術門類中的一個分支,工筆畫千百年來始終在用細緻入微的筆觸和繁複多樣的“染法”,以求高度寫實,將事物描繪得工妙入神,從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等注重寫實的畫作,到北宋院畫花鳥一脈的集大成,工筆,尤其是工筆花鳥畫可謂日臻成熟;明末以後西洋畫法傳入中國,又使得中國的工筆畫可以與西洋畫相互借鑒,其造型水準不斷提高;時至今日,又經過了數百年的沿革,中國的工筆畫在自然、流動的線條中融入了更多“人”的氣息,畫家們在繼承中不斷思考和革新,使得“工筆”這一畫種既不失古意,又持續煥發著生機。進入上世紀80年代,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工筆畫作為中國視覺藝術中出現最早、流傳最久遠的藝術門類亦面對著新的變革,在風格樣式、技術手法、表現形式等方面出現了新的面貌。藝術家在當代社會語境下,對傳統中國文化進行了重新認識與挖掘,吸收了東西方新視覺藝術語言的元素,擴展了材料、技法的新領域。將傳統工筆畫的勾勒、渲染,平面表現的裝飾性以及西方寫實主義手法和夢幻般的意境都融入到當代工筆畫中,由此使工筆畫從傳統走向當代社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繁榮。

此次展覽展示的50件當代工筆畫藝術家的優秀作品,即為中國當代工筆畫藝術的代表。其中姜吉安、崔進以微觀精緻之表現重彩工筆,張見的畫表現出對古典仕女畫的新時代思索,女畫家雷苗、高茜、彭薇、徐華翎均以觀念重構傳統,但他們並沒有完全拋棄傳統工筆畫的技法和審美趣味,凸顯某種工筆質感、某類工筆意境,以至於可以作為審美因素而獨立存在。就創作題材而言,他們偏愛室內題材,室內人物、花房、盆栽、寵物等居家日常用品,都成為“新工筆”表現的對象;構圖上來説,多采用平面構圖,刻意追求“有意味的形式”,許多作品還常運用對角線、並行線式穿插等傳統中國畫要求規避的構圖法則;技法方面,筆墨傳統的痕跡在“新工筆”中日益淡化,用線上漸漸減弱了起筆收筆的變化,整體虛化處理,將虛勾虛染的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用色方面,相對一致地選擇了灰、淡、陰鬱的色調,沒有遵循傳統中國畫隨類賦彩的用色原則;藝術表現手法方面,常常以獨幕劇的形式開場,人物、花鳥等主體大多置身於超現實的環境中,極具西方色彩的表述方式,以神秘的氣氛引人遐想。

常言道:“盛世工筆”,工筆畫的最高境界是人文正氣與天地浩氣之間的溝通,從目前發展趨勢看來,工筆畫發展迅猛,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相當巨大。傳統工筆畫追求用筆生動、渲染層次豐富、形象細膩逼真,需要藝術家們不斷加以創新,這樣工筆畫才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與此同時,現代社會人類生存的自然空間日益減少,中西交融的文化大環境下,傳統工筆畫中描繪的自然山水、花鳥和人物等,對於許多年輕畫家來説是脫離了自身人生體驗的事物。

“新工筆”是中國畫打開的一扇通往現實世界的大門。當然,僅僅運用“傳統技法”加“當代觀念”的定式進行創作,是不可能真正成就“新工筆”藝術探索的。無論何種樣式的藝術,都必須以藝術的超妙撥動人們的心弦,方能留下時代迴響。相信此次工筆專題中的眾畫家之作將為當代工筆畫壇帶來一股新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