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上海香江畫廊展出2012名家水彩畫群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9-10 11:56:05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品網

《曼春滿佛寺》 池振明

2012水彩畫名家群展于9月7日于上海香江畫廊舉辦,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豐富非凡的視覺盛宴。

如果你指向當代藝術,很難發現在狡黠的快樂之中存在有一點唯美的形象,這也是為什麼當代藝術很難兩頭兼顧,為什麼尼采最終會和瓦格納決裂的一個原因,弗裏德里希尼采,是一個藝術型,批評型的學者,他曾極力主張將藝術中的意志與唯美的部分結合起來,以意志和新思想來烘托異常生動的新式美。

當代水彩畫群展中的部分藝術作品正符合了這一強有力的要求,比如柳毅的水彩畫舞女組圖,拋棄了傳統寫實畫家隨著時間的演變作品秩序的淩亂性,而抱著對舞蹈的熱愛,幾乎達到了執真的態度,達到了周敦頤所提倡的“道者誠而已”的做人準則;達到了列禦寇中“火燒戲院而人心不亂”的程度,這在他的藝術作品中已經擁有足夠的表現。同樣的,畫家王偉民的藝術追求,也有別樣的異曲同工之處,王偉民沉浸于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內涵,終其半生將其意寫于盈掬畫布,他對繪畫的執著,足以證明印度的超精神學説,確可以給人們在自我價值的實現過程中注入能量,更激勵了後輩學生,戡亂失敗的藉口。

這種迷戀,造就了王偉民的精湛繪畫藝術,也造就了李偉,朱大白兩位藝術家。如同柳毅所表現出的惟精惟一一般,李偉的藝術作品中,流露出濃濃的北京文化以及對日常生活難以言喻的癡迷,好比小説家毛姆,李偉是生活的藝術家,將生活的枯燥化為興致繁榮,因此把平凡小事中的靈光乍現照單全收,李偉的作品中充斥著科學的歸納法,這一定是源於他某種自然主義的無為態度,把隨便的一物一景串聯成一個主題,他是當代繪畫史上的桃花源路人。

與李偉不同,畫家朱大白具有國際化的寫實視角,充斥在池振明的繪畫藝術中的是一種不顯眼的玄學氛圍,張偉康紮實的水彩畫功底體現在了他展出的繪畫中。池振明的繪畫,讓人們看到了他對人類內心世界的探索,這是不同於前兩位藝術家的第三種(人格)魅力,值得藝術評論者深入研究。

三種不同的藝術傾向,體現了三位藝術家不同的人生經歷,工業革命以來,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及人對於自身偉大以及永恒性的一切假説均幻滅于科學。年輕藝術家多陷於狂躁,某類當代藝術的創造力,甚至不如文藝復興前。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出本次水彩畫家群展,以幾位畫家對於自我的準確定位,以及一步一個腳印的創作作風,彰顯看似傳統的背後,成熟的藝術人格,如果尼采當年可以看見這種不懈于追求藝術的精神孕育的傑出實踐的話,也許就可以止息兵戈了,觀念的霸權已經不再,正如他所説的:悄然而至的思想將左右世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