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美術館時代”民營美術館的探索之路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5 13:31:25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早春時節,正是全國公共美術館、博物館免費向公眾開放一週年的時刻;中國規範意義上的民營公益性美術館——北京今日美術館也迎來了開館10週年的時刻。民營美術館看似飛躍般的發展變化,也折射出近20年中國民營美術館發展的探索之路。在“兩會”上,不少美術業界代表、委員和業內人士談及民營美術館在免費時代的生存環境、未來出路,問題並不僅限於民營美術館,更關乎民營美術館是否能夠更好地為公眾提供多樣的文化服務。

“美術館時代”民營美術館的探索之路


  今日美術館一號館全景

第三次浪潮

上世紀80年代末,畫家黃胄在發揚民族藝術的理想中為創辦炎黃藝術館殫精竭慮,從1991年建成開館到債務纍纍,再到2007年與中國民生銀行達成捐助託管合作協議,炎黃藝術館在中國民營美術館領域的率先發聲卻經歷了多重磨難。上世紀90年代,民營美術館作為新鮮事物,出現在中國大地上,成都上河美術館、天津泰達美術館、瀋陽東宇美術館的相繼開館,揭開民營美術館的新篇章,但作為“吃螃蟹的勇士” ,部分早期民營美術館面臨種種資金和政策上的艱難發展,幾年後紛紛倒閉。

2002年前後,第二波民營美術館的建設浪潮由北京今日美術館等帶領起來。2003年之後,上海多倫美術館、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南京廣廈美術館在中國東部“大張旗鼓”開門迎賓。2007年,民營美術館迎來第三波圈地建設風潮,年初破土,基本都在年底落成投入使用,其中包括天津泰達當代藝術博物館、鄂爾多斯美術館、四川青城山美術館群等。近幾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民營美術館建設更是如火如荼,上海上世紀30年代的博物館改造成了上海外灘美術館,首展頗為吸引眼球—— “蔡國強:農民達芬奇” ;與此同時,上海誕生了國內首家夜間開放的美術館——民生現代美術館……有人説,本土民營資本在四處遊蕩,海外藝術基金在洶湧建倉,藝術市場在泡沫的警告聲中持續走高,一批早年間的藝術批評家和策展人開始搶佔自己的陣地和展覽平臺。這也許就是近年來中國民營美術館大量涌現的重要原因。

從最初的紛紛落成,到相繼倒下,再到捲土重來,帶著一股銳氣的民營美術館已然成長為藝術圈裏不容忽視的新生力量。“從90年代初開始,中國各地先後涌現大量民營美術館,但這些美術館最大的共同特點是外在的場館建設豪華氣派,但內裏的軟體建設存在缺陷,比如策劃的展覽層次品質不均衡、專業人員隊伍不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説。在第三次浪潮中,在一座座外觀足夠藝術的美術館建成之後,民營美術館面對的生存與發展難題始終沒有破解。

談及這些場館,其實很多美術界的人士都有點“二乎” ——民營美術館?私立美術館?民辦美術館?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民營美術館在中國沒有幾家。 ”今日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認為,民營美術館在投資主體上必須是個人或民營企業;更重要的是,必須要以美術館的名義去民政局進行法律註冊才能稱其為民營美術館,但當前國內真正以美術館名義進行註冊的只有四五家,其他實際上只是以美術館的名義或美術館的概念進行運作而已。

對公立美術館有益的補充

“應該説民營美術館也是美術館的重要組成形式,在我們國家民營美術館還比較少;現在我知道在國子監街又要成立一個油畫博物館,是一個日本設計師設計的,大概今年10月開館。而中國的民營美術館只是剛剛起步,還需要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説。

儘管民營美術館的資質尚有許多分歧,但張子康談及美術館建設,幾次都表示“中國的美術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 “瑞士有700萬人口,卻有600座美術館。而僅僅北京的人口就是瑞士的兩倍,美術館的數量卻遠遠少於瑞士,更不必説整個中國僅僅200多家美術館的數目了。 ”他説。

“現在培養一個畫家不容易,但作品動輒賣到幾十萬元、幾百萬元,無疑疏遠了與大眾的距離。所以民營美術館的收藏與展示在藝術普及方面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它讓更多民眾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來欣賞藝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三峽畫院院長周森説。全國政協委員吳為山關注到的,則是民營美術館靈活設計主題的優勢:“民營美術館有特別的專長,一方面它能夠涵蓋不少國家級美術館顧全不到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靈活設計許多主題在裏面,比如專門收藏瓷器、木版版畫、民間木刻……民營美術館很大的好處是鼓勵民間的收藏為當代的社會文化建設服務,為老百姓審美提供很好的資源;另外,民營美術館做好了,也能進入文化産業,也可以有很好的經濟收益,這樣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迴圈。 ”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畫院畫家王為政的感受更為切身:“畫院裏一些老先生和同事過世後,家屬想辦個展覽,但作品都散落在民間,家屬很難收集,無從整理,而一些民營美術館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能夠對此有所糾正。 ”他認為,民營美術館的出現是對公立美術館有益的補充。

“如此看來,民營美術館就不僅僅是文化産業的問題,它對推動當今文藝創作和地方文藝創作儘快為人民共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也是當今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基點。 ”吳為山説。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