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2011當代國際影像藝術展的奪目亮點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3 10:10:29 | 文章來源: 畫廊

影像創作堪稱2011年國際當代藝術中的一抹亮色,特別是一系列看似無心插柳,卻又心機重重的國內外大型影像展覽策劃,讓人不難嗅出當代國際影像的一種厚積薄發的沉穩自信,一種舍我其誰的霸氣張揚。

“Watch This! New Directions in the Art of the Moving Image”展出作品

2011年的當代藝術乏善可陳。即便是眾目關注的“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也因整體呈現的平庸和沉悶而波瀾不驚,反響平平。不過,美國藝術家克裏斯蒂安·馬克雷憑藉《時鐘》這部長達24小時的錄影作品攬金獅入懷一事,多少為長期從事影像創作卻難以獲得市場認同的影像藝術家們帶來一絲安慰,平添一種力量。

談到2011年國內外重要的影像展,我們不能不把關注的目光移向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美國藝術博物館(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這座以收藏美國藝術著稱的博物館于2010年12月10日向公眾開放了名為“看這裡!影像藝術新趨向”(Watch This! New Directions in the Art of the Moving Image)的永久性的館藏影像作品展。該館資深媒體藝術策展人約翰?漢哈茲(John Hanharddt)將錄影藝術之父白南準(Nam June Paik), 以及科瑞?阿奇格爾(Cory Archangel)、比爾?維奧拉(Bill Viola)、吉姆?坎貝爾(Jim Campbell)、彼特?坎普斯(Peter Campus)、斯維特拉娜+伊格爾?卡皮斯迪恩斯基(Svetlana and Igor Kopystiansky)、馬麗娜?扎克(Marina Zurkow)和柯塔?艾扎瓦(Kota Ezawa)共9位國際影像藝術家的9件作品,以歷史與當下的對話方式重點呈現。2011年3月,來自切爾西的畫廊主艾德?溫克爾曼在紐約軍械庫藝術週期間創辦的“動態影像”藝博會(Moving Image: an Art Fair of Contemporary Video Art),舉著“只展動態影像作品”的大旗,與來自歐美的近30家畫廊聯手展出40件影像作品,向世界宣稱“一個新的影像藝術時代的到來”。同年10月,溫克爾曼複製自己在紐約的成功模式,將“動態影像藝博會”搬到倫敦,在眾多歐洲畫廊的支援下,與Freize藝博會一較高下。無獨有偶,繼溫克爾曼在紐約成功策劃“動態影像藝博會”後,3月26號,一個名為“出格:中國錄影藝術的開端(1984—1998)”展在廣州時代美術館推出,策展人皮力挑選了14位中國早期錄影藝術的代表藝術家,用他們的錄影作品,包括一些具有文獻價值的照片、檔案,以及帶有時代印記的舊式傢具,“從視覺上喚起一種懷舊的集體記憶”。2011年9月8日至11月27日,上海民生美術館主辦的“中國當代藝術三十年之——中國影像藝術1988~2011”展,以梳理中國影像藝術三十年的發展脈絡為主題,以50多位參展藝術家、70余組(件)作品的龐大陣容,與10月在倫敦開幕的“動態影像藝博會”遙相呼應。仿佛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系列劇,在史密森美國藝術博物館奏響的前奏聲中,各路英雄,不論東西,相繼粉墨登場,演繹著當代國際影像藝術的千姿百態、種種故事。最後,在廣州53美術館隆重上演的跨年壓軸大戲“8+8當代國際影像展”的鑼鼓聲中完美謝幕。

這一連串的聯動反應,固然與近年來當代國際影像市場的整體回暖有關,但更深層面的原因在於一個以影像為主導的世界不可逆轉地撲面而來。影像藝術在今天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對所有藝術門類的全方位滲透,也預示著“20世紀的藝術史將因動態影像的存在和發展而改寫”。

站在歷史的角度審視藝術的發展,我們不難發現,錄影藝術,自20世紀60年代誕生之始,一直處在與其他藝術形式分分合合的糾結之中。一方面,為了保持自身在當代藝術中的獨立形象和地位,錄影藝術不得不與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電影,特別是實驗電影保持距離;另一方面,又必須與錄影技術的發展同步,在與繪畫、雕塑、行為和裝置等各種藝術形態的磨合中不斷拓展其表現空間。隨著20世紀90年代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運用,特別是越來越多的當代藝術家跨媒介藝術實驗的介入,錄影和電影之間的界限已越來越模糊,兩者之間的關係也日趨曖昧。傳統意義上以手提錄影機拍攝,用於在畫廊或美術館空間展示的,以消解情節敘事為其主要特徵的錄影藝術,今天已很難界定全球當代藝術語境中日趨豐富多元的創作實驗。在西方,越來越多的人趨向以更具包容的“動態影像藝術”(the art of moving image)概念取代相對狹隘的“錄影藝術”(video art)概念。美國當代藝術哲學家諾埃爾?卡羅爾(Noel Carroll)在界定“動態影像”這一術語時,從本質意義出發,有效地將電影、錄影、鐳射光碟等一併納入,從而使其劃定的界線不僅能夠包容“動態影像”的歷史沉澱,也能更好地解決因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帶來的種種理論性闡釋問題。

相比而言,中文的對譯詞“影像”,儘管在一定程度上比傳統的、狹義的“錄影”一詞更具包容性,但在解釋上,往往因為理解的不同而將動態影像和靜態影像混為一談。本文約定俗成地使用“影像”一詞的模糊概念,但必須説明的是,它不是攝影和錄影的簡稱,而是moving(影)+ image(像)合成。

“8+8 當代國際影像展”是對2011年一系列國際影像大展的回應,也是廣州53美術館面對時代的召喚而做出的一種選擇。8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有著不同文化和知識背景的策展人,在無主題要求、無風格限制、無彼此了解互動的前提下,各自提名一位影像藝術家,推薦藝術家的兩件作品(一件代表作,一件最新創作),形成策展人和藝術家之間一對一的深度對話,最終在展覽中以8對相互聯繫且各自獨立的單元,呈現當今國際影像創作的多元面貌,探討全球和區域當代藝術語境中影像藝術的發展方向,挖掘影像這一媒介未來的空間和諸多的可能。

在許多人看來,“8+8當代國際影像展”弱化主題的做法,似乎並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然而,在與國內外策展人和藝術家的溝通中,所有人的興趣點都不在展覽的主題,他們關注的是具有挑戰性的影像作品最終是否能夠如其所願地完美呈現。畢竟,從參展作品的品質考慮,不設主題,不加任何附加條件的限制,策展人選擇藝術家的範圍可以更廣,藝術家自由表達的空間也就更大。即便是從觀展的角度來看,模糊主題的做法似乎還可以讓觀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過去先入為主的傳統觀展模式,在觀看影像所需的時間長度中,充分體驗作品帶來的超越文字描述的張力,體味因思想而獲得的享受和滿足。因此,作為本次展覽的總策劃人之一,我更願意與大家分享閱讀8位藝術家作品時所能感受到的“改變”與“超越”:世界在變,生活在變,藝術家的創作不能不變。藝術家只有勇敢地面對新的挑戰,才能最終超越自身的極限,邁入一個充滿神奇的萬花筒世界。生活如許,當代影像藝術的創作——如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