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南條史生:亞洲藝術世界在五年內完成整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26 17:59:15 | 文章來源: 《HI藝術》

具備國際活躍度的日本策展人,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對亞洲共同的文化及價值觀有深切的理解。他在談話中表示,遭遇地震後的日本雖然短期內不易恢復,但對本地藝術家卻多了一股創作的動力。他也認為目前的亞洲藝術圈正在經歷整合震蕩期,每個亞洲國家的藝術市場將於五年內完成整合,成為與西方相抗衡的另一大勢力。

記者=記 Fumio 南條史生=南條

記:大地震之後,您覺得對整個日本藝術圈造成了什麼影響?

南條:日本社會的一切都還處在不明朗的狀況中。對藝術圈來説,東北地區的畫廊明顯藝術活動減量,西邊卻活躍了起來。昨天我去參加東京藝博會時,雖然觀賞人群很多,但可以感受到人們一股內心的沮喪,也許這會影響到藝術品銷售狀況。遭遇地震後的日本社會雖然短期內不易恢復尤其在情緒方面,但對本地藝術家卻多了一股創作藝術的動力。他們很積極的在創作,希望能夠改變這個時候的日本。

記:我聽説三潴及池內務有意在東京藝博會以外再舉辦專屬當代藝術的藝博會,您怎麼想這件事?

南條:我覺得這樣子做只會分散大家的力量。現在的日本藝術市場很脆弱,大家更應該齊心齊力將力量集中在一起。

記:您造訪香港藝博會了吧?對巴塞爾將入駐香港有什麼想法?

南條:雖然説藝術博覽會就是一門生意,銷售量最重要。但是這是一場辦在亞洲的藝術博覽會,我從這場藝博會只有看到歐美當代藝術及畫廊,他們幾乎佔領了黃金展位,主畫廊區的亞洲畫廊數量真的很少,這樣引起亞洲畫廊們的負面情緒其實會影響來年的招商。

記:對於新崛起的亞洲藝術市場,對於未來,您有什麼預想?

南條:亞洲是全球一股新崛起的力量,我可以預見藝術市場正連結到知識。無論是拍賣公司、美術館、畫廊跟藝博會,凡是學術的市場的版塊都將有效地連結到一起,成為一個亞洲藝術系統。現在還在整合時期,難免會有很多無秩序的事情産生,但我很樂觀地預想,亞洲藝術圈整合後的壯大。

記:您覺得要花多久的時候完成整合?

南條:我認為五年內就能夠完成。

記:發展已有極久歷史的日本當代藝術,為什麼對全球藝術圈的輸出只有草間彌生、村上隆、奈良美智這三位藝術家?

南條:我認為不只有三位,杉本博司也已經屬於國際型藝術家。這樣説好了,村上隆及杉本博司是屬於很會表達自己創作的藝術家,對完全不理解藝術的人,他們可以用很簡單的一句話就全面詮釋了他們的作品,這樣的能力是現今日本藝術家完全所不能理解及排斥的。剛剛我説的亞洲整合期中,藝術家不只要會創作作品,表達方式也很重要,是亞洲藝術家們一定要學習的一種行銷策略。

記:您自己最近有什麼國際策展計劃?

南條:我為張洹在上海外灘美術館策劃了一個展覽《問孔子》,展覽將於十月份開幕。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