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觀看陳丹青2001年的作品《國學研究院》。陳丹青笑著説自己的藝術早已過時,如今的他更不復當年之勇。
儘管近幾年來對國內教育體制、文化體制不斷進行批判,但陳丹青依然贏得了學院和公眾的雙重關注。昨日,“歸國十年”陳丹青個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開幕。陳丹青稱在這個圖像年代,自己關心的不是油畫寫實與否,而是畫畫得好壞與否,“不存在什麼當代藝術,畫得好的才有意義。”據悉,本次展覽將展至12月1日。
最滿意自己15歲作品
儘管陳丹青一直稱“自己的藝術已經過時了,畫畫只是私事,不應該給大家看”,但其歸國十年來首個個展還是如期開幕。學院派、職業藝術家甚至一般美術愛好者五六百人,都紛紛從北京的四面八方涌入高碑店這個接近五環、交通並不便利之處。
對於歸國十年來的變化,陳丹青笑稱“這十年就是老了,再也畫不出像以前一樣的畫。現在年紀大了,沒有成就也無所謂了。”他説自己最滿意的是15歲時的創作。不過,陳丹青的自嘲或許來自於其超強的自信,不少觀眾認為此次展出的90余幅油畫和速寫依然展示了其繪畫功力。
策展人楊飛雲也指出,輿論總是把陳丹青放進“西藏組畫”的終極成就中予以定論,可是陳丹青的才華不止於此,“平心而論,這幾十年沒有哪個同齡畫家能比他更活躍多彩,涉獵通達,對周圍有那麼持久的影響力。”
反思寫實油畫邊緣化
陳丹青歸國的十年是國內當代藝術飛速發展的十年,也是一個圖像時代。而一直堅持寫生、寫實的陳丹青稱自己是活在一個“前現代”社會。對於這個當代藝術多元化的時代,寫實油畫已經邊緣化了,然而陳丹青卻一直在堅持用寫生進行自己的藝術創作。
對此,陳丹青告訴記者,自己關心的不是油畫寫實與否,而是畫畫得好壞與否,“不存在什麼當代藝術,畫得好的才有意義。”為此,陳丹青稱,自己友情策展的《回到寫生》《回向原典》就是希望對這七八十年來的三代人的油畫創作,反思在當代藝術多元的時代,被邊緣化了的寫實油畫還能怎樣。
觀展貼士
此次“歸國十年”展並無主題劃分,記者在現場看到,陳丹青將這十年來的創作按照時間進行展陳。觀眾入館觀看需從右至左進行,這也仿佛進入了陳丹青繪畫的時間流。
2000年正好是陳丹青回國,那時的他依然在堅持寫生,油畫《雙人體》便是一個例證。這10年來,陳丹青不斷地將《沉默的礦工》《平谷老農》等塗抹進油畫,也將古代經典繪畫再次用油畫的筆觸再現。類似創作于2005年的《唐太宗與王原祁》,陳丹青不僅用油畫顏料描摹了青山綠水,也描摹了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