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特殊的中國畫種:巷陌裏最後的“錦灰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05 20:28:14 | 文章來源: 光明日報

 

 

周村巷陌裏最後的“錦灰堆”

“顛倒橫斜任意鋪,半頁仍存半頁無。莫道幾幅殘缺處,描來不易得相符。”這首古詩所描寫的是我國書畫史上一種特殊的畫種——錦灰堆。這種始於元初、如今已傳承800餘年之久的特色畫種因技術含量高、繪製難度大、耗費時間長,目前在中國書畫界已難覓蹤影。但這種幾成絕唱的神秘藝術畫種,在國內仍有傳人,這種神秘藝術在新中國成立後的首位傳人、現任世界東方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書畫界聯合會理事以及中國繪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耿玉洲先生,是地道的山東淄博周村人,這種千年傳承的特殊畫種,如今沒落在民間的藝術絕唱,竟然仍有真跡流傳在周村的尋常巷陌。

耿先生的一幅近作、長達12米的巨幅畫卷《錦灰堆圖》,包括用小楷撰寫的錦灰堆簡介、一幅碑拓、一幅青銅器造型拓片,以及兩幅完整的“錦灰堆”。最吸引人的是,兩幅“錦灰堆”上各色古舊字畫、青銅器拓片、瓦當拓片、蟲蛀的古書、廢棄的畫稿以及扇面信札等等交錯重疊,栩栩如生,並呈現出殘損、撕裂、火燒等效果,如同拼接粘貼在紙上一般,但手觸之後才發現,這確實是一幅完整的手工繪畫。

巨幅畫卷引來了不少市民的圍觀,不少人驚嘆“以前從來沒見過”、“畫得跟貼的一樣”。據説北京一家拍賣行曾對這幅畫估價18萬元人民幣,而從日本回流的兩幅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錦灰堆”名家鄭達甫的舊作,價格已達幾十萬元。

錦灰堆巨幅作品創作需一年

作為一個非主流的畫種,錦灰堆無疑是畫苑裏的一枝奇葩。據耿玉洲之子耿學知介紹,耿玉洲1999年師從宋翼青先生,學習錦灰堆創作技法,是建國後錦灰堆藝術的第一位傳人。“傳到我這一輩已是第四代,而我們也是錦灰堆藝術在中國最後的嫡系傳人了。”耿學知説。

據耿學知介紹,由於錦灰堆的創作要求繪畫者必須多才多藝,要擅書各種字體,精通各種畫法,熟知各種碑拓、青銅器造型,能篆刻各種印章等。而且其佈局奇特,看似雜亂無章,實則井然有序,有中國畫的疏密聚散、濃淡乾濕,更要相互映襯才能件件逼真,因此十分費工費時,需採用工筆畫法,絲毫不能草率。一幅相對簡單的國畫用不了半個小時就可草就,但錦灰堆一般完成一幅作品則至少要2至3個月,複雜的作品甚至需要一年時間,費時久不説,而且染色技藝十分繁雜。

“你看這張畫。”耿學知指著桌上一張尚未完成的錦灰堆説,“這部分字畫殘片我已經染了4遍顏色,才渲染出古舊的效果。一些透明處理、反字書寫、翻捲折疊等都很費琢磨,而整個畫面的疏密佈局也很費腦筋。正因為錦灰堆難畫,所以這個特殊的畫種在發展了幾百年後逐漸沒落,到現在幾乎已經絕跡。”

由於可在一幅畫中集中表現多種藝術形式,並且能給人以缺憾美和豐富的想像空間,因此錦灰堆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研究價值和教育價值。讓人頗感遺憾的是,這樣一種獨具特色的畫種卻面臨失傳的窘境。

  據了解,為保護這一流傳甚久的傳統技藝,耿玉洲在《中國書畫界》雜誌中刊文介紹錦灰堆的歷史淵源,同時成立錦灰堆畫法研究小組,挖掘和整理歷史資料,並整理錦灰堆資料10余萬字,在京舉辦個人(聯合)書畫展覽進行宣傳推廣。耿學知説:“我們已經開始著手為錦灰堆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這是傳承了近千年的傳統技藝,凝聚著無數老一輩藝術家們的心血,不能讓它在我們這一代手中湮滅。”

【錦灰堆】

錦灰堆藝術屬於國畫藝術工筆類的特色畫種,相傳始於元代初年。當時浙江湖州一位叫錢選的畫家一次醉酒後興起,將當天散落在飯桌上的下酒菜吃剩殘物,如蟹腳、蚌殼、蓮房、雞翎、魚刺等,信手繪成一幅橫卷,並揮筆題款“錦灰堆”。

創作錦灰堆,一般是在畫紙上先框定輪廓,然後設計摹畫若干重疊交錯的小事物,諸如舊書的殘頁、揉皺的畫幅、發黃的報紙,甚至門券郵票等等,而且大多是破爛的面貌,活像灰堆裏拾出來的,這也許就是“錦灰堆”名稱的由來。

因元時古人所畫大多是破卷殘書,難以出新,且一些達官貴人認為其不登大雅之堂,故使這種特色國畫在風行幾代後,日趨萎縮。到了清乾隆年間,錦灰堆再度盛行,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達到鼎盛,並新添了具有考古價值、立體感很強的“博古”(遠古朝代的地下出土文物)等新素材。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