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藝術領域中的“後現代國際主義風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5 17:09:24 | 文章來源: 《批評家》

衣索比亞裔美國畫家茱麗-米若圖(Julie Mehretu)的作品是對其個人性與公共空間關係的詮釋。從形式風格上來看,米若圖的畫顯然深受抽象表現主義特別是波洛克作品的影響,但在這樣一個現代主義藝術的框架上她以一些個人性的元素、某些非洲文化的色彩、緊扣當代社會的象徵符號、以及更為現代和多元的製作手法(可能是墨和丙烯畫在多層的半透明的建築繪圖用紙上,最後把多層紙加疊並拼貼在油畫布上)去替換了波洛克的灑滴,成就了典型的後現代主義風格(圖1)。

非洲迦納藝術家阿爾-阿納遂(El Anatsui)的作品是對非洲殖民歷史的重新編織。(圖2)阿納遂模擬紡織布料的酒瓶包裝裝置作品一舉將種族、社會、政治、歷史和西非的視覺藝術等各元素編織在一起,成為對種族歧視和殖民歷史的批判與反思。

以上審視的是幾位藝術家的抽象作品,實際上,“後現代國際主義風格”既可以體現在抽象作品也可以體現在具象作品,還可以體現在各種形式風格的組合之中。這一點,從以下的具象作品中就可見一斑。

美國畫家甄妮花-明安蕾(Jennifer Meanley)的作品力圖捕捉人物身份的多重性和所處精神空間的懸浮性。明安蕾的作品是通過表現人物身份和精神意識都同時處於多重層面的複雜狀態去展現後現代社會的錯綜複雜和時間與空間的多重錯位。從繪畫形式的角度來看,明安蕾的作品儘管具象但同樣體現著波洛克構圖的懸浮、溢滿和斑斕的特點(圖3),而這些形式因素與其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正相吻合。

而謝曉澤所畫的報紙選取的則是報紙被捆紮、堆疊後的局部特寫形象。被擠壓和摞疊的紙張上那些新聞的標題和經折疊後變形的新聞圖片隱約可辯,緊扣著讀者的心弦,將我們帶回到如“9·11”、海灣戰爭等一件件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驚心動魄的社會事件之中(圖4)。這些作品在勾起人們的慘痛記憶的同時也是對媒體報道的觀點、角度、局限性與真實性的質疑。

儘管以上所列的這些藝術家生活在各個不同的國家,有美洲、非洲和亞洲等,並來自不同的族裔,但他們都帶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對他們的藝術有著重大的影響:(1)他們大多受過現代美術學院式的熏陶;(2)他們大多具有在不同的地區或國家生活、學習和工作的經歷;(3)他們觀察世界的眼光和角度是多元的、遊移的和國際性的;(4)他們的作品都帶有一種西方現代主義的構成並且具有後現代主義的思維方式和整體氣息。也就是説,他們的作品都是在歐美現代主義藝術的形式框架上滲入了一些特定族裔的藝術元素和個人特色,與歷史、文化和當代社會的動向息息相關。他們以更廣闊的國際性眼光、更為全球性的思考角度和更深切的人文情懷投身創作,而非僅僅採用某一特定族群的理念、角度或手法,力求面對全球的觀眾。因此,他們的作品呈現出一種跨越國界、超越族群文化的美學觀念和代表這個獨特的全球化時代的視覺藝術語匯,構成了一種立足於全球視野下的後現代式的國際主義風格,在世界眾多不同族群觀眾的心中均能引發相應的共鳴。

時代性及個性的研究對於藝術家的意義

如果説,成功的藝術往往是在時代性與個性之間找到的一個共通點或平衡點的話,那麼,無論從題材上還是在創作風格上,對時代特色和國際潮流的研究與感悟就會像對自己個性的研究一樣有助於藝術家在創作中尋找自己的獨特方向。時代性就是一個時代的主流文化的特色、潮流和審美取向,在全球化的社會中它往往代表著國際性。個人性是個人的特色和審美傾向,其中很可能受到民族性的影響。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説,時代性、國際性、民族性和個性之間有著非常複雜和微妙的關係,這些因素在其作品中都很重要,但每個元素的“度”卻是藝術家需要視具體情況認真思考和把握的。

關於民族性和國際性的關係問題,魯迅先生有句話曾被經常地引用:“現在的文學也一樣,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③其實這個觀點是有些片面的,也似乎混淆了人們的“好奇心”與“國際性”的關係。當然,我並不反對作品有民族特色,但這並不見得“倒容易成為世界的”,更不一定因此就能“打出世界上去”。人們對一些沒看過(或看得不多)的東西産生好奇、對其作短暫的關注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並不等於這些東西“很具有國際性”,也許只是人們出於對某種民族文化的獵奇。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有一個主流文化,同樣,世界是由多個國家和民族所組成,也有一個主流文化。如果我們研究一下在中國的情況也許就能夠理解國際上的情況:在中國,很多人都對貴州、雲南或陜西獨特的民間藝術(如蠟染、服裝、剪紙等)很感興趣,它們備受關注,但我們卻不見貴州的蠟染、雲南的服飾和陜西的剪紙充斥中國的大江南北而成為中國的主流藝術和主流文化。族性文化和藝術是很難蔓延到全世界的,之所以有些能蔓延是因為它經過了一個被改造和被重新創造的過程。例如,在現代社會,藝術家就常常在民間藝術中吸取養料,但他們大多是把這些民間藝術融入到現代藝術的框架裏。畢加索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把非洲的民間傳統雕塑經過改造後結合到了他的立體派作品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非洲藝術的影響,但它們已經不是純粹的非洲民間雕塑了。

民族性和個性的關係是一個很值得我們作進一步思考的問題。當然,不能否認,民族性塑造了個性的某些部份、甚至很大部份,但對於藝術家來説,不應該把民族性置於個性之上,藝術家在更多的情況下是以個體的身份呈現其作品的。例如,我們能説畢加索作品的成功是西班牙民族性的成功嗎?它們接近西班牙的民間藝術嗎?達?芬奇作品的成功是佛羅倫薩民族性的成功嗎?它們有佛羅倫薩民間藝術的影子嗎?當然,民族文化無疑對他們的藝術有著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在精神上,但是,他們的成功主要還是他們作品的個人的獨特性的成功,而不是民族的獨特性的成功。如果我們拿達?芬奇和米開朗哲羅來作一番比較的話就會更清楚,他們倆都很成功,但又是那麼的不一樣,我們能説得清楚誰的作品更具有佛羅倫薩的民族性、因而更具有國際性嗎?其實都是強烈的個性的體現,要抽出成功的主要因素的話,那就是個性。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