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朝暉 攝
●我國當今繪畫中的一些現象也非常令人擔憂。這也是我提出“回歸古典,回歸自然”的重要原因
●中國現在面臨一個文化全面振興的時期。中國的文化振興不應是一個群體的熱鬧,不是起鬨架秧子似地嫁接西方後現代主義,完全不是
●後現代主義的提出,在當時當地而言,可能有它一定的意義。但其後來對世界,包括對中國當今繪畫,都有嚴重的消極影響
●中國文化的發展振興,首先要繼承中華文化精華的部分,使之充分發展,不斷創新,這樣我們才有一個健康的文化振興
1月30日至2月3日,“范曾新春書畫展”在百年老店榮寶齋舉行。新華社報道畫展盛況稱:“蜿蜒的長隊、蜂擁而入的觀眾、水泄不通的大堂、熱烈的銷售場景令人眼花繚亂……”
范曾是當代中國畫家的一個代表性人物。其畫作與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吳作人、李可染等齊名入錄中國文聯總策劃的“中國畫十大師精品集”《向祖國致敬》。中國傳統繪畫重新煥發的巨大魅力,不由促使我們于畫展閉幕當天,即趕赴京郊范曾住宅,探究支撐這盛況和魅力的文化基石。
包括國畫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為大眾所尊崇,是已然必然的
記者:畫展受到如此歡迎的原因是什麼?
范曾: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的恐怕還在於它載荷著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這與那些沒什麼文化含量、曇花一現的某些“藝術現象”有著質的區別。不該有而有之曰“現象”,已然而且必然的非“現象”。包括國畫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為大眾所尊崇,是已然而且必然的。大眾愈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在比較了世界文化之後,就愈會對它更加熱愛和尊崇。
記者:聽説您現在還可以背誦《離騷》?
范曾:上次參加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讓我背《離騷》。對我來説,這小兒科啊,我小時候就會背。有人講,你是不是在上電視以前復習過啊,我説這還用復習?我一個70多歲的老頭如果現記現背,縱有天大的本事也背不下來了。這是從小背的,我任何時候都可以一個字不落背下來。我出生在一個文學世家,我們家族文化現在已被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因為它世代傳承不斷,從明萬曆、天啟年間開始,延綿有十三代詩人。《南通范氏詩文世家》二十一巨帙已經出版了。在南開大學,我學的專業是歷史學;在中央美術學院,學過美術史論與國畫。我多年來一直關心整體的人文科學,比如哲學、文學、歷史等方面。
記者:我們知道,您出版的著述很多。
范曾:我出版過散文集,也出版過舊體詩集,另外有關文、史、哲的著述。前一段國家圖書館給我來了一份藏書目,説收藏了我80多種著述,他們還希望我提供新書,因為我的新著還有20多種沒有收藏進去。這些書放到一塊,大概比我本人還要高。
我的畫作往往浸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家對“范曾新春書畫展”的喜愛,説到底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崇。
記者:您剛才説愈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與世界文化相比較之後,就愈會對它更加尊崇,指的是……
范曾:我們中國人要有中國人的自信。有些人盲目推崇西方一些現代主義畫家,往往在於他對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不了解,對西方也不甚了解。
我告訴諸位一個故事。有一次我到法國大仲馬的故鄉去,那裏立有大仲馬的銅像。我恭恭敬敬地在銅像前鞠了個躬,當地青年卻嗤之以鼻,不屑地訕笑。我就叫翻譯問他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們説不知道。我再問:他寫過什麼著作?他們更不知道。我又叫翻譯告訴他們:他寫過《基督山恩仇記》、《三劍客》等許多部書,很多都是世界名著。他們説沒讀過。看來現在法國的年輕人也是浮躁的一代,對他們自己的傳統經典讀得沒有我們多。
記者:就像現在我們個別青年人只知道韓寒一樣。
范曾:西方對中國人的不了解造成了許多誤解和信口雌黃。如英國一個女市長,大講中國對人類文化沒有貢獻。我反唇相譏,在一篇文章裏寫道:英國文化對人類有貢獻。中國道光年間,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鴉片文化,對中國有大“貢獻”!
文化和文明是兩個概念。中國人與西方人比,在文化上一點都不會輸給他們。美術繪畫也是如此。
“回歸古典,回歸自然”口號的提出,緣于後現代主義美術對世界尤其是對中國當今繪畫的消極影響
記者:您曾提出在藝術創作上要“回歸古典,回歸自然”,為什麼?
范曾:現在物質主義幾乎成了世界的浪潮。人類有必要的物質需求,也有膨脹的物質欲求,惡性發展下去就會物欲橫流,大自然不堪忍受,人類靈魂也不堪忍受,在藝術上也會表現出來。所以我在藝術創作上提出口號:回歸古典,回歸自然。
“回歸古典”即是堅守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回歸自然”就是要融通中國古人早就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提出的口號是恢復古希臘精神,認為古希臘精神體現了西方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馬克思曾經説過,古希臘是人類健康的童年。
中國現在面臨一個文化全面振興的時期。中國的文化振興不應是一個群體的熱鬧,不是起鬨架秧子似地嫁接西方後現代主義,完全不是。
記者:一説起“後現代”便令人想起上世紀20年代前後的西方藝壇,想起“達達畫家”杜尚的尿盆兒——一個堂而皇之擺進展覽大廳的男性溺器,美其名曰為《噴泉》,意含猥褻。您如何看待“後現代主義”?
范曾:我有一篇文章《後現代主義藝術的沒落》,做了比較徹底的分析。20世紀的藝術界有一個幽靈在歐洲遊蕩——後現代主義的幽靈。它蟄伏著、潛行著,最後成了氣候。細究之,英國畫家查普曼在19世紀70年代的“後現代繪畫”,是以別於後期印象派而提出的,當時的藝術家還未太離譜。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于1961年出版的《歷史研究》中提出的“後現代”,也和今天的“後現代藝術”大體無關。
後現代主義的提出,在當時當地而言,可能有它一定的意義。但其後來對世界,包括對中國當今繪畫,都有嚴重的消極影響。
後現代藝術家的理論看西方的思想家如康得、黑格爾等人嘔心瀝血的思想成果,都是人類思維的贅疣,必除之而後快,人類所需的只是隨心所欲。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是人類藝術史上的奇跡,在杜尚筆下長了翹鬍子,吸著飲料抽著煙,或者乾脆變成一隻惡貓,一個妖婦,一個赤身裸體的懷孕庸婦。杜尚的“性,那就是人生”——他化粧為風塵女的自拍照,足見其用心的污穢色情。我這次寫的《後現代主義藝術的沒落》擒賊先擒王,首先剖析的是杜尚及以後的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為什麼在美國有市場?美國本身歷史很短,沒有多少傳統文化,能數出來的知名作家不過馬克·吐溫、傑克·倫敦、歐·亨利、惠特曼、海明威等十幾個人,何以傳統文化服人?它要在世界藝壇上説話,就大講後現代主義。
前殖民主義是以對殖民地進行掠奪為時代特徵,後殖民主義時期是以經濟文化滲透為手段。這種滲透一直到今天仍沒有停止。東歐的解體和西方文化滲透有著根本性的聯繫。我國當今繪畫中的一些現象也非常令人擔憂。這也是我提出“回歸古典,回歸自然”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