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2010上海藝博會將在世貿商城門前亮出10張“王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5 17:49:5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2010(第十四屆)上海藝術博覽會將於9月8日至12日在世貿商城(興義路99號)盛大舉行。

每年上海藝博會放在舉辦場館世貿商城門前的那尊主題雕塑作品,歷來被視之為上海藝術博覽會對外宣傳和形象展示的一張“王牌”。

而本屆上海藝博會手中的“王牌”將從“1張”增至“10張!

今年的上海藝博會,將首次推出“城市雕塑作品主題展”,屆時在上海世貿商城門前,將有十尊大型城市雕塑璀璨登場,上海藝術博覽會主題雕塑作品將從一枝獨秀走向群星閃耀。

來觀摩今年上海藝博會的觀眾,當你們走近位於興義路99號的世貿商城展館門口時,在“第一視線”中,將能看到:法國Artco France畫廊攜來的,由羅丹創作的著名雕塑作品《加萊義民》。中國台灣現代畫廊攜來的,由施力仁創作的雕塑《衝向勝利》(一組三件)。中國香港新想像機構提供的,由薛林納創作的青銅雕塑《聖雄甘地》。奧賽畫廊攜來參展的,由陳文令創作的雕塑《風景》。羅浮紫典藏攜來參展的,由范勒靈創作的《城市生活》和喬伊·布朗創作的《童顏》。原曲畫廊攜來的,由彭小佳創作的雕塑《腔腸蟲》。烏拉圭LAP畫廊攜來的,由西班牙雕塑家何塞·科斯梅創作的雕塑《身份和精神》。

一、羅丹的青銅雕塑《加萊義民》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創作的青銅雕塑《加萊義民》,高2.2米 長度為 2.66 米,不僅是首次來中國展出,而且標價為4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000千萬元),是上海藝術博覽會有史以來參展作品中身價最高的一件。

《加萊義民》是一座以表現14世紀英法百年戰爭時期,六位法國加萊市市民悲壯就義場景的人物群像為主的紀念性雕塑。當時法國加萊城被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的軍隊包圍,即將陷落,全城人民在嚴重的饑餓和困乏之下被迫向英王求和,但驕傲的英軍提出苛刻的條件:需要六位最受尊敬的加萊市民身穿麻衣,頸套繩索,光腳走到英國軍營交獻該城鑰匙並將被處死。這是法國人民永難忘懷的歷史悲劇。

1884年,羅丹應加萊市長德瓦夫蘭請求,為“義民赴難”這一法國歷史年鑒製作了這座忠魂碑。1895年,這座組雕才在加萊市的裏席爾廣場上正式揭幕。

群像富有戲劇性地被排列在一塊象地面一般的低臺座上。由於臺座很低,六個義士就象當年在街上行走時一樣,對人民産生了強烈的感染力。這六個義民的造型各自獨立,然而其動勢又相互聯繫著。組雕是一個整體,是一種充滿著可歌可泣的義舉形象的整體。他們身材相似,都站立著,中間一個頭髮稍長,眼睛向下凝視的,是最年長,最有聲望的歐斯達治,他那剛毅的神情,顯示了他內心的強烈悲憤與犧牲的決心。左邊站立的一個緊閉雙唇,兩手緊握城門鑰匙,顯得情緒激動,為拯救市內民眾,他視死如歸,步子走得十分堅定。右邊的一個身體轉向右側,略微抬起右手,似乎在對旁邊的人説著什麼,或鼓勵對方在死亡面前抬起頭來。後邊一個兩手抱頭,陷入無比的痛苦之中。另一個年紀較輕的,用手遮住眼睛,眉宇間流露出對死亡的恐怖。最後一個人最年輕,顯得情緒有點躊躇,表現出一種無可奈何的不安。

《加萊義民》在國內的首次亮相,屆時,人們將近距離地欣賞到這座極富歷史意義的群雕,更能深入地探索羅丹逼近真實的藝術精神及對英雄人文的闡述。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