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與詩 訪烏菲齊博物館館長安東尼奧•納塔利

時間:2010-03-11 17:30:08 | 來源:東方早報

資訊>展評>

波提切利《三博士來朝》(1500-1510年)

    作品解析

    《三博士來朝》的主場景構框是由一些巨大的岩石堆襯托而成。沿景觀向後繼續延伸,可以看到在明亮的天空下,廣闊的丘陵地帶漸漸消失于遠方的地平線上。其間,可瞥見巨大的、防禦堅固的耶路撒冷城墻。那些絡繹不絕從四面八方奔走而至的形形色色的人們雲集在三位聖賢之士的周圍,朝拜神的化身的嬰兒(耶穌)。據《聖經》記載,畫中三聖賢跪在為了拯救世界而誕生的聖嬰之前膜拜。此畫是波提切利在他生命的最後期間所創作,但鋻於一些未知的原因,他未能真正完成此畫的著色。即便如此,在這幅波提切利臨終前最後的作品之中,我們仍可明辨其細膩而且極富表現力的特徵。

    安東尼奧

    “我們常常只提波提切利的維納斯,而實際上提香等也畫過。我希望在上海博物館的烏菲齊珍藏展後,中國人對義大利藝術家的認識不只是波提切利、提香這些名字。比如,這次我最喜歡的是不那麼著名的但卻很有特色的一位畫家菲利普·納波利塔諾的畫作。”

    東方早報:作為策展人,您對此次展覽的82件展品的挑選標準是什麼?您個人對此次上海展覽有何期待?

    安東尼奧·納塔利(下簡稱“安”):我這次不僅僅選擇了義大利知名畫家的作品,不那麼知名但對西方繪畫有重要影響的藝術家的作品也選擇了很多。我希望這次選擇的畫作能夠加深兩個偉大的國家之間的互相了解,所以偏重有傳統服飾、風光和建築的作品。總之,我相信這些畫作可以使得大家對義大利文化更加熱愛。

    上海和北京對我來講意味著中國的現代和傳統,所以我們選擇先到上海來進行第一站的展覽。

克裏斯汀·賽博德自畫像(1747年)

蒂貝裏奧·蒂蒂自畫像(17世紀初)

    東方早報:這次中國巡展的安排和烏菲齊在其他國家的巡展有何不同?

    安:在一個國家進行巡展,包括此次的中國之行,烏菲齊只有過3次這樣的展覽。之前的兩次分別在美國和西班牙。美國的那次我們是在5所大學的博物館展出風景畫;而在西班牙,巡展的主題是宗教題材的畫作,我們去了馬德里和西班牙。去美國的時候,我們帶了45幅作品,而這次來中國的作品幾乎是那次的兩倍。中國巡展的規模是最大的。

    東方早報:在此次上海展覽的作品中,您自己最鍾愛或覺得最特別的是哪一幅,為什麼?

    安:我最喜歡的是不那麼著名的但卻很有特色的一位義大利畫家菲利普·納波利塔諾的畫作。這次帶來上海的有兩幅他的尺幅比較大的畫作《草地上的野餐》和《鄉村舞會》,這在他的創作中也是比較少見的,因為他的畫作一般尺寸較小。這位畫家一度在佛羅倫薩,但之後去了那不勒斯,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名字中有“納波利”的原因之一。那個時期,正好科西莫·梅迪奇二世非常喜歡他的小尺寸的風景油畫,他也是當時的貴族非常喜歡的一位畫家。

    你可以看到,在他的畫作中充滿著一種詩意,而且充滿著感情,人物的動態都十分自然愉悅,而自然和人物動態之間也非常和諧。

1  2  3  4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