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兩湖對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11 16:44:00 | 文章來源: Artform

左圖: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右圖:深圳畫院院長嚴善錞、策展人彭德、藝術家黑鬼、批評家魯虹。

《兩湖潮流——湖北•湖南當代藝術展》7月31日早上在廣東美術館開幕。展覽屬於廣東美術館“’85以來現象與狀態系列展”的第三站,繼西南和廣州站之後,策展團隊仍然選擇以地域作為呈現標準,梳理’85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發展脈絡。此次展覽的策展人是彭德、鄒建平、沈偉和鄭娜,該團隊的分工很明確,各管各省,彭德和沈偉負責湖北部分,鄒建平負責湖南部分,鄭娜作為廣東美術館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平衡了各方的力量,使美術館展覽看起來一如既往地專業。值得注意的是,展覽除了可以看到兩省藝術家的新作品,同時也可以看到不少85時期藝術家的階段性作品,這無疑增強了展覽的歷史感和學術性。

左圖:策展人彭德。右圖:湖北藝術家鄭達。

一樓兩邊的展廳平均放置著湖南和湖北的作品,一眼看過去形成兩省對壘的姿態,但氣氛並沒有外界懷疑那樣緊張,對於藝術家或者觀眾而言,回顧性的展覽意味著總結,也意味著新的開端。在湖北的展廳中可以整體觀察到湖北的多種繪畫風格的傳承和發展,例如以尚楊為代表的多變實驗風格,以魏光慶、楊國辛等人為代表的波普風格,以冷軍和石衝為代表的觀念寫實畫風,都是八、九十年代的經典之作。湖南的裝置作品偏多,再加上本次參展藝術家多達90多人,美術館的空間明顯不夠用,蔡東4米多的作品《貓碑》和《竹碑》被塞到展廳一角,作品上端幾乎頂到天花,旁邊還挂著唐建文4米多長的作品《地毯》,削弱了作品原有的力量。楊勁松的作品《蜃市》是一個和觀眾的互動裝置,他製作了300多個鐵質電話號碼,從天花密密麻麻地懸挂下,背景是霓虹燈和反覆書寫的號碼,原計劃觀眾可以穿梭在電話號碼之間,然而由於空間太小,整個作品在入口就被封起來,變成一個櫥窗裝置。新歷史小組對年輕的觀眾而言比較陌生,他們多年沒有以集體的形式出現在中國南方,新歷史小組作為此次展覽特別項目中的一組展示了他們的歷史文獻,觀眾得以了解新歷史小組在1992年“廣州雙年展”上的“大消毒”或者1993年“大消費”等行為始末。

左圖:湖北藝術家劉子建。右圖:湖北藝術家左正饒。

展覽也不乏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湖南藝術家文鵬在開幕當天做了一個行為表演,他在美術館的廣場把自己綁在一塊2米高的白色背板上,讓觀眾對著他扔番茄,在砸的過程中背板會逐步顯現“你happy嗎”幾個紅字。這天正好是週六,一群在美術館學畫畫的小朋友參與了這一遊戲行為,玩得特別開心。估計是番茄太硬了,當時氣溫又高達三十多度,計劃進行2小時的行為在開始之後的10分鐘文鵬就被砸暈過去,當他醒來的時候發現番茄已經砸完,工作人員把他小心地放下,這時白色背板上的紅字都沒有完全顯現。

左圖:湖南藝術家馬晗。右圖:湖南藝術家楊勁松。

開幕當天同時成為老朋友敘舊的日子,那些85時期的戰友、夥伴、對手再次重聚,到處看到湖南、湖北籍的藝術家和批評家聚在各自的展廳用家鄉話聊天。下午的學術研討會也瀰漫著回首往事的氣氛。為了避免兩省的直接對陣,原定按照地域來安排的批評家座位被打亂,年紀稍大的批評家和會議主持人坐在臺上,其他批評家坐台下。研討會議題“湖北•湖南當代藝術的形成、流變與展望”也變成一個形式,批評家、藝術家的發言更多是在回憶當年的人和事。會議基本上圍繞著85時期的兩省的藝術刊物展開討論,湖北是《美術思潮》,湖南是《畫家》雜誌和湖南美術出版社。85時期通過辦刊物傳播藝術思想已經成為美術史上的一個激動人心的話題,研討會再次肯定了《美術思潮》、《畫家》等雜誌對中國當代藝術的貢獻。策展人彭德是當時《美術思潮》的核心人物,他在策展人語中開篇第一句很適合作為研討會的總結:“一晃三十年,湖北當代藝術曲未終而人已散”,悲壯地點出隨著90年代經濟浪潮的衝擊,80年代的美術運動嘎然而止。

左圖:策展人鄒建平。右圖:策展人鄭娜。

如果説展覽本身多少帶著遺憾,那麼展覽的出版物是最好的補充,畫冊的文獻部分收錄了大量湖北和湖南85以來的當代藝術綜合評述和個案研究的文章,對於不太了解85美術思潮的觀眾而言,閱讀文獻成為延續歷史的一種可能性。

左圖:批評家朱青生和殷雙喜。右圖:批評家胡斌。

左圖:湖南參展藝術家石強、羅明君、劉洵、張震宇。右圖:批評家皮道堅和鄒躍進。

— 文/ 吳建儒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85以來現象與狀態系列展:兩湖潮流——湖北·湖南當代藝術展1985—2009
· 兩湖深處,濤聲依舊
· 湖北·湖南當代藝術展1985—2009
· 湖北當代藝術潮流
· 歷史的圖像: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湖北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