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歷史的圖像: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湖北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19 09:20:30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湖北省藝術館館長傅中望為開幕致詞

由深圳美術館主辦、湖北省藝術館協辦的“歷史的圖像--2009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於今日(6月12日)下午3時在湖北省藝術館開幕。據悉,此展之前已于4月24日在深圳美術館展出。

本次展出作品在特定學術主題的框架下,表現形式多樣,不僅有傳統的架上繪畫,還有影像、雕塑、裝置等藝術形式。展覽由魯虹、冀少峰策劃,參展的藝術家有(以姓氏筆畫為序):馬堡中、王明賢、劉大鴻、劉卓泉、任思鴻、李邦耀、李路明、汪建偉、張大力、羅氏兄弟、龐茂琨、武明中、賀棣秋、南溪、黃引、黃鋼、魏光慶。此次展覽的畫冊已由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

深圳美術館藝術總監魯虹通過開幕式向觀眾表示,自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在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中,一直存在著一種傾向,那就是借用“後現代“的藝術觀念,對“紅色經典“中的圖像符號加以借用與混合。雖然藝術家們在風格上很不一樣,表達的問題也完全不同,但他們都很強調對歷史的反思與對現實、未來的關注,而且,這類創作無論在社會文化方面,還是在藝術創作方面都深刻地突出了中國本位的立場。這顯然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是很有益處的,在此,展覽舉辦方也希望學術界能對這一創作傾向給予深度的關注。

那麼,本次邀請展自深圳移師到武漢蘊藏著何種意義呢?

湖北省藝術館館長傅中望向記者介紹,省藝術館自開館以來,已先後與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等國內知名美術館合作,並共同舉辦了許多大型展覽,此次與深圳美術館的合作,將該館品牌型的“圖像系列展“引進湖北,相信對館際間的交流有一定得促進作用。展覽邀請了全國優秀的藝術家以歷史圖像為主題進行藝術創作,雖然主題具有一定的限定性,但出於圖像傳達的多義性,以及隱含在圖像背後的反思與意義,再加之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一定會給湖北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藝術體驗和精神交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