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8月6日專電(記者沈洋、趙菁菁)日前,江西省贛州市文物部門在對崇義縣大型明代石碑《平茶寮碑》進行整修時,意外發現7塊碑文。經鑒定,其中2處碑文為明代著名哲學家、“心學”流派創始人王陽明的真跡。
據崇義縣文化局局長王受傳介紹説,這7塊碑文一直被苔蘚覆蓋。經過仔細甄別,最終證實,位於碑體西側的楷書石刻“紀功岩”3字和位於碑體東側的草書詩文碑刻,為王陽明的真跡。
東側的草書詩文為七言律詩。詩一:“處處山田盡人畬,可憐黎庶半無家。興師正為民痍甚,陟險寧辭鳥道斜。勝勢真如瓴水建,先聲不礙嶺雲遮。窮巢容有遭驅脅,尚恐兵鋒或濫加。”詩二:“戡亂興師既有名,揮戈真已見風行。豈雲薄劣能驅策,實仗皇威自震驚。爛額尚慚為上客,徙薪尤覺費經營。主恩未報身多病,旋凱須還隴上耕。”
王受傳説,碑體中王陽明的楷書剛勁力拔,草書飄逸灑脫。此次發現對研究王陽明的書法藝術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平茶寮碑》位於崇義縣思順鄉石崖絕壁間,高8米,寬4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年),時任南贛巡撫的王陽明在崇義縣征服以謝志山為首的農民起義軍。王陽明就地勒石紀功,于茶寮石崖絕壁上刻石,取名為“茶寮碑”,後人稱《平茶寮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