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達利雕塑展: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的“魅惑”1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17 17:26:57 | 文章來源: 齊魯晚報

  6月18日-29日“薩爾瓦多·達利與費利克斯·魯林雕塑展”將在山東省美術館亮相。大師達利的雕塑作品遠道而來,與山東觀眾進行精神交流。

  達利,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他的一生和他的藝術都充滿了“魅惑”,他曾説:“重要的是傳播疑惑,而不是消除疑惑。”他創作的“柔軟的鐘錶”等一系列著名的形象,讓人感覺神秘,讓人難忘。有人稱他為瘋子,有人對他厭惡至極,但都承認他的藝術天才和大師地位。記者請來山東藝術學院教授、外國美術史專家李丕宇,為讀者介紹這位神秘的大師。

  成長的魅惑

  達利出生前3年,他7歲的哥哥病死了。父母給達利取了哥哥的名字“薩爾瓦多”,並對他充滿了寵愛和期望。這反而給小達利帶來了煩惱和叛逆。他總覺得自己活在哥哥的影子裏,又自愧不如哥哥聰明,是個“複製品”。於是,他在敏感、自負、性幻想中成長,又常常出風頭,甚至以殘忍行為來引人注意,以證明自己的與眾不同。5歲時把小夥伴推下橋,6歲時用腳狠踢妹妹的頭,13歲從教學樓上跳下、在課堂上惡作劇,以致被學校開除。這種行為方式在成年後依然是達利的一張名片,誇張的表情和聲調、怪異的服裝和行為,以致他那直指天際的鬍子、穿著潛水服出席自己作品展開幕式的滑稽相比他的作品更為人所知。

  另一方面,達利童年的種種行為,也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在他後來的作品中常常有著某種影子。如5歲時他在家中用鐵桶養了一些小瓢蟲、一隻螢火蟲和一隻翅膀受傷的蝙蝠。他跟它們説話。達利的少年時代聰明卻又在反叛和自得中度過,以致學習平平,唯有繪畫天賦受到了老師的鼓勵。

1   2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