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達利雕塑展: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的“魅惑”1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17 17:26:57 | 文章來源: 齊魯晚報

夢境的魅惑

  達利雖然曾在馬德里皇家美術學院學習,但他最終又被開除了。原因正如他所説:“不斷而又系統地與大家唱反調的慾望,把我引向各種荒誕的言行。”老師要求畫一個哥特式聖母像的寫生,他卻精確地畫了一台秤,在受到批評時卻大膽地向老師宣稱:“您可能同大家一樣看到一位聖母,然而我看到的卻是一台秤!”他堅信“我註定要從現代藝術的虛無中真正拯救繪畫”,“我和瘋子的最大區別就是,我沒有瘋。”

  在馬德里皇家美術學院期間,達利不僅練就了高超的寫實技法,最重要的是他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理論。從此夢的魅惑成為達利繪畫的主要領域,為達利發揮性情和才華、擺脫迷失和探索自己的藝術道路打開了大門。1928年他到了巴黎,投身到超現實主義運動中,以夢的解析方式解釋和表現自己的經歷、想像和身邊發生的一切,併為自己的“自大狂”和“表現欲”找到了根據。

  超現實主義美術運動活躍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潛意識是人的心理本能的集中體現,性本能則是人的基本本能和心理動力。藝術家的任務就是把這種本能、潛意識表現出來。因此,超現實主義者認為潛意識、夢境、幻覺、本能、直覺等屬於超越現實的彼岸世界,是人的純粹精神和本質的體現。藝術家應該表現這些,從而創造一種絕對的、超自然的藝術世界。

  作品的魅惑

  達利的創作不限于繪畫,還有雕塑、設計、電影和寫作等等。他説:“智慧的藝術家能夠以古典的手法進行最荒誕、最雜亂無章的嘗試,我曾經做過各種各樣的嘗試。”他的作品充滿魅惑,這來自達利天才的幻想、放肆的表現,作品裏滿是怪誕的形象、恐怖的氣氛、不可思議的場景、莫名其妙的關係、充滿著性、變態和非理性的主題。魅惑還來自他作品中充斥著的各種潛意識符號,諸如螞蟻、螞蚱、麵包、軟表、眼瞼、長頸鹿、長腿象、拐杖、抽屜等等,暗示著童年的記憶、性慾望、死亡意識等等,這些都成為他作品的神秘詮釋。比如繪畫作品《永恒的記憶》、《內戰的預感》、《里加特港的聖母》,雕塑作品《帶抽屜的維納斯》、《太空象》、《蝸牛與天使》等。

  達利稱他的繪畫是“具體的非理性和想像世界的手工彩色‘照片’。”可見他的作品並非無意識的自動寫照,而是有意識的營造。雖如此,在以超現實的手法再現夢境方面,他的成就又是無與倫比的。他曾放言説:“超現實主義者和我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我是一個真正的超現實主義者。”

   上一頁   1   2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