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年輕的肖像”當代藝術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6-17 17:25:02 | 文章來源: 藝術國際

展覽城市: 深圳
    策 展 人: 吳蔚
    展覽時間: 2009-06-20~2009-08-23
    展覽地點: J&Z畫廊
    參展人員: 孟陽陽、沈瑋、曾禦欽、張鼎
    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
    備  注: J&Z畫廊:深圳市華僑城恩平路LOFT_F1棟101 開幕酒會:2009年6月20日 18:00-20:00

“年輕的肖像”著意展現的,是中國新一代藝術家多樣化的藝術觀念與創造性的藝術實踐方式,從而發掘不斷涌現和變化的藝術活力。在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中將看到,肖像不同於圖像式的視覺影像,它們以其不尋常的表像、感性經驗、邏輯方式不可思議地捕捉了生命、感情、文化與時代精神。它們提供了各自豐富的私人資訊,並顯現出各種公共關係與象徵意義。與此同時,年輕藝術家們借由觀看,嘗試梳理心中的情感與信念,他們的面貌也在展覽與作品中得以詮釋。

重慶藝術家孟陽陽(b.1983)的繪畫,以個性鮮明的肖像,組成了一個滿溢各種成長思緒的少年世界,由天真、孤獨、殘忍交織而成自我王國。她在抽象虛空的背景之上,繪製出孩子們亦純真亦邪惡的面目,多少與畫家自己的成長相關。畫面張弛有度,斑斕懷舊的色彩則帶來平和與溫暖。在新一代的畫家中,孟陽陽繪畫中的率性自然尤為突出,它們擺脫了闡釋的禁錮與隱喻的束縛,以感性化的視覺方式打動觀者。

沈瑋(b.1977)出生於上海,現居住在紐約。沈瑋從2003年開始、歷時四年創作的攝影系列“幾乎赤裸”,成為藝術家迄今最為重要的創作系列。在攝影領域佔據重要位置的肖像攝影,成為沈瑋與他人交流的方式,他鏡頭下的肖像坦誠而靜默地演繹著人性、情感、慾望和“精神上的赤裸感”。他們幾乎赤裸,從而展示了身體、性別、身份、國籍與種族等問題的複雜性。攝影師與拍攝對象之間的信任感,以及人們自然流露的情感是肖像之下的核心。沈瑋曾獲得2007年格裏芬攝影博物館的“格裏芬大獎”,並在2008年入選《美國攝影界新聞》“攝影新晉勢力30強”。

台灣藝術家曾禦欽(b.1978)創作的錄影和電影短片,描述與探究了個體的孤獨、環境的壓迫、誤讀和無可躲避的困頓。這些多以小孩為主角的小戲劇情緒微妙,以欲言又止的詩意觸及記憶與憂愁。影像視覺的張力十足,綿密的氛圍更甚。2004年,曾禦欽憑藉作品《有誰聽見了》榮獲“台灣獎”,2007年他攜該片受邀參加第十二屆卡塞爾文獻展。次年,曾禦欽獲得“CCAA最佳年輕藝術家”獎。本次展出的新作《熱黑》,是曾禦欽2008年在紐約駐留時創作的,拍攝了21位小孩子躲在家中床底下或衣櫃裏的壓抑場景。正如作品名想説的,焦灼的都市背後,是令人孤寂不安的黑暗。

現居上海的藝術家張鼎(b.1980),近兩年以其多媒體裝置和錄影作品備受關注。他于2007年在香格納畫廊舉辦的個展“工具”上,營造了一個脆弱與暴力、對話與攻擊、美好與邪惡對峙的寓言場,並成為其藝術的轉折。張鼎的作品賦予了荒誕更嚴峻的現實意義,這在他的新作《大時代》與《雅布萊之夢》中得以體現。此次,他專為展覽而做的雕塑裝置《秘密家族的航空餐》,是一次精心安排的聚會,戲劇性的盛大場景難掩權力的隱秘通道。這些雕塑的另一面,是忙於週旋、彪悍靈活的幽靈。該作既是藝術家在創作語言上的一次全新嘗試,也一如既往地延續了他對社會現實的多維度思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