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繪畫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展200年前廣州商業街 中國外銷畫入藏博物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5-22 09:03:18 | 文章來源: 搜狐文化頻道

一幅創作于1750—1800年間,反映廣州市井風情的外銷壁紙(外銷畫的一種)局部,最近在英國被廣東省博物館徵集。

這幅廣州市井風情的壁紙局部,寬150釐米,高116釐米,是由3幅豎圖並成,畫工十分精細。據了解,這也是國內博物館首次收藏的清代壁紙實物。據透露,這件壁紙將在今年9月底落成的廣東省博物館新館開館展覽中與觀眾見面。

記者昨天看到,壁紙局部的內容描繪的是商業街景畫面,在“福生堂發賣南北川廣生熟地道藥材”店號廣告招牌旁邊,店面櫃檯靜坐著一位賣藥老翁,背後就是排列整齊的藥櫃;藥店左邊緊挨一家小巧製鞋店,店夥計正在專注製鞋;在隔壁是一家敞開式的駁骨店,店師傅在為患者治療,門口還擺著一個街頭流動的賣零食檔口;街上一對逛街的老夫婦,搖著芭蕉扇經過,不遠一面大遮陰傘下,站著一個拉二胡的民間藝人;而在對面有一條河涌,亭子裏幾個孩子在嬉戲玩鬧。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下令廣州為唯一對外通商口岸以後,廣州的對外貿易進入全盛時期。伴隨中西貿易的開展,中國藝術風格在17世紀末到18世紀上半葉橫掃歐洲,歐洲掀起一股‘中國風’,其中外銷畫是廣州最有代表性的藝術品。”廣東省博物館研究館員白芳介紹,壁紙是外銷畫的一種,當年歐洲人喜歡用繪製中國人物故事、花鳥魚蟲的壁紙貼到家裏的墻上作為裝飾。很多歐洲家庭都會在廣州定制這樣的壁紙。

根據白芳的研究,在《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編年史》上的大量外銷商品記錄清單上,就有包括壁紙的商品。由於年代久遠,加上貼到墻上的壁紙撕下來多數已經破損,能保留至今的壁紙外銷畫並不多見。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邁克爾·蘇立文:20世紀美術領域的“馬可·波羅”
· “附中仔”許固令
· 書法名家翰墨頌祖國
· 詩人雷平陽廣州展書法
· “德言功容”的戲謔——閒話于右任